《陳後主傳》龍耳東論南陳史:再識陳後主—-延續南朝文化的傳燈人(8)
2025-04-21 14:10:27中國網
雖然這些舉措因戰略大勢與內部掣肘最終未能扭轉乾坤,但它們也從側麵證明,陳後主非全然怠政無能,而是在有限資源下仍試圖“圖變求活”。
一、任忠陳言急報,陳後主應而有應
據《南史·任忠傳》記載,禎明三年(589年)正月,隋軍南渡攻台,任忠馳入台城,麵陳急情,言辭激切:“官好住,臣無所用力矣!”
意即:如果陛下坐視無為,臣也無力再戰。
陳後主聞言,非但不怒,反而從內庫“出金兩縢”(即大袋黃金),令任忠募兵:“與之金帛,令募兵出戰。”
又令宮人“裝束以俟”,預備出巡與將士共事——顯示其在緊急時刻有意親臨鼓舞,非全然沉淪。
二、出金賜將,激勵忠臣抗敵
在陳亡前夕,陳後主並非閉門宴樂,而是大幅賞賜金帛,作為激勵軍心之道。據《陳書·魯廣達傳》記載:魯廣達之子魯世真投降韓擒虎,魯廣達自劾,願歸田避嫌。陳後主非但不治其罪,反“加賜黃金,慰勞之,使還本營”。
此舉一方麵是表達君主信任,穩定忠臣;另一方麵也體現其對守軍將領的精神激勵。
此外,王瑒、韓長等將帥在戰前亦有受賞之記。《資治通鑒》雲:“賜金帛諸將,命設宴鼓樂,撫慰士卒。”
說明在兵臨城下之際,陳後主采取的是安人心、厚軍賞的“內柔外固”之法,而非坐困愁城、不問政事。
三、企圖整合兵力,布防台城
史料亦有載:禎明三年正月,陳後主調集守軍布防,命沈客卿徵總領台城內禁軍事務,並設兵分布各門。
《陳書·後主紀》稱:“命沈徵領禁旅,守南掖門;命任忠守西掖門;韓長守水軍;魯廣達屯外城。”
這表明他確有試圖分兵守城、組織抵抗的布局思路,並非一味消極應戰。
尤其沈客卿徵“日夜不寢”,親自巡視城防,陳後主還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事寧,當有以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