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八大作——故宮生命力不朽的傳承密碼

2022-10-12 13:09:17東方文化雜誌

北京故宮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它初步建成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至今已經曆600餘年的風風雨雨。故宮能數百年如新地矗立在北京城的中央,始終保持其華貴精美、壯麗輝煌的建築特色,離不開不間斷地維修改建。也正因如此,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故宮彙集了曆代宮殿建築技藝之大成,成為我國古代宮殿建築的典範。

八大作——故宮生命力不朽的傳承密碼

在建造維修故宮建築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嚴格形製的宮室古建築營造技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八大作”,它也是故宮延續生命力的建築密碼。所謂,“瓦木石紮土,油漆彩畫糊”。“八大作”由瓦作、木作、石作、搭材作(棚架等)、土作、油作、彩畫作和裱糊作(窗戶等)這8項組成,又稱“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這些技藝對於中國尤其是北方地區古建築技術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曆史

明代洪武年間,南京紫禁城初建時曾征集工匠20餘萬戶,多為吳匠(江南工匠統稱)。因此,形成了以江浙地區建築傳統為基礎的官式建築做法。後來,永樂皇帝遷都北京,營造北京故宮時,在大規模征用北匠的同時“凡天下絕藝皆征”,在全國征集約30萬工匠及數百萬各地民工為役作,大批吳匠也在征募範圍之內。如此一來,北京故宮的營造在秉承江南傳統官式建築做法的基礎上吸納了北方地區建築傳統的特點,成為融合南北建築做法為一身的北方官式建築。這也是北京故宮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的初始。

到了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工部頒布的《工程作法》中,對清代各種房屋工程的規矩流程細節,分別從名稱、做法、用工、用料等方麵作了詳細規定。因此,此時的官式建築營造技藝體係已經相當完備,並且形成較為成熟的規矩定式。

到了清代晚期,營造業已經形成了以“八大作”為核心的一套建築體係並一直沿用至今。

八大作——故宮生命力不朽的傳承密碼

簡述

“八大作”龐雜精深,可細分出幾百項不同工藝,從材料到手工,都有嚴格規定,是故宮古建築營造最重要的部分,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木作

木作分為大木作和小木作。

大木作主要是指木構建築最基本的構造體係,規格多樣,大部分都是預先加工製作,再運到現場組裝,所有構件之間通過榫卯連接,十分牢固。在宮殿建築木構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屋簷下的鬥拱。鬥拱最初是梁、柱之間的過渡層,用來把屋頂的負荷均勻地傳到立柱上,不過現在它的力學作用逐漸削弱,裝飾作用逐漸增強。故宮內各色各樣的鬥拱數不勝數,極具美感。

小木作主要負責室內外裝修,包括製作精美的落地花罩、隔扇門窗等。在故宮裏麵,大大小小的宮殿各有獨特的室內裝修,不僅材料極為豐富龐雜,工藝也因此更加繁複、細膩。

八大作——故宮生命力不朽的傳承密碼

木作是建築營造中最重要的一個種類,成就了中國古建築在世界建築中獨樹一幟的地位。而木工更有著“百藝之首”的美譽。

上一頁1/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