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這些路線,找藏在北京胡同裏的宮廷老手藝
北京胡同兒可真是藏龍臥虎。清朝滅亡後,宮廷的手藝人流落到民間。他們帶出來的這些手藝,既保留了宮廷的氣質,又在民間融合了百姓的生活情趣,代代相傳,保留至今,工藝精美又清雅脫俗,還具有獨特的北京韻味。
狹窄胡同裏的京繡
京繡又稱“宮繡”,是北京的獨特繡種,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從元代開始就為宮廷服務,清朝時跟隨京劇在民間發展壯大,逐漸形成體係。
京繡因受服務宮廷的影響,要選上好的綢緞、天然的蠶絲線,繡製要華貴的金線,還要遵循“圖必有意,紋必吉祥”的原則,以宮廷藝術審美的標準和規範,構圖滿而不滯、紋樣端莊穩重、造型生動勻稱、用色雅致華美。2014年,京繡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在北京東城區幸福大街的詠園,這裏原是一座廢棄的工廠,現改造成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園,其中就有老北京的傳統京繡,製作人是劉曉燕,吳氏京繡第5代傳承人,這裏有她的得意作品。作品中,既有精致華麗的京繡工藝,還有宮廷文化,還有現代審美趣味。另外,詠園內除了京繡,還有琺琅掐絲、盤扣、剪紙等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
護國寺街裏的“餑餑”鋪
“餑餑”一詞始於元代。元世祖定都北京後,市麵上就出現了以蒙古族餑餑為主的民族食品。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又帶來了南方糕點。清朝入關後,又帶來滿洲餑餑,從此北京就形成了融合蒙、滿、漢民族的特色美食餑餑。清末民初,餑餑逐漸轉化為滿漢結合的北方糕點。
在護國寺民俗街有一家經營宮廷禦製糕點的富華齋餑餑鋪,據說創始人是清末宮廷禦廚的後代,用祖輩們流傳下來的手藝,還原了當年滿清貴族們享用的糕點和果品,有酒釀味的奶酪果子冰,有酸甜味的老北京果子幹,有軟糯的芸豆卷……
北京的餑餑鋪糕點品種豐富,季節性很強,如正月的什錦元宵;四月的鮮花玫瑰餅;五月的五毒餅;盛夏的綠豆糕;中秋的自來紅、自來白;重陽的重陽花糕;十月的玉麵蜂糕、芙蓉糕、薩其馬;臘月門的蜜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