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陳廢帝傳》龍耳東論史:是忠是奸?毛喜一言,掀南陳驚濤駭浪

2025-04-23 18:02:43千龍網

(選自龍耳東《陳廢帝傳》之第五卷)

毛喜是留名史冊的諫官之一。他在陳文帝駕崩、年幼皇太子陳伯宗繼位之際,勸其舊主陳頊“入省輔政”,以安天下。這番話看似忠誠、憂國憂民,實則正是由此一言,而改變了南陳原定的政治軌道。引發了陳朝曆史上唯一的一場驚心動魄的血腥悲劇!

陳文帝在世時,對政局穩定極為重視,亦深知兄弟陳頊威望過高、軍政大權在握,容易生變。故在立幼子為儲時,實際意圖是讓陳頊出京,歸於藩鎮,避免朝中形成雙峰對峙的局麵。但毛喜卻堅決阻止這一安排。他不顧當時朝廷疑雲密布、派係對立的危險現實,執意勸留陳頊,從此埋下禍根。

在這個節點上,我們必須明確:毛喜並非不知事態嚴重。正如《資治通鑒》所記,他曾言:“此非太後之意,乃奸臣之謀。”毛喜知道這可能是假詔,也知道太後未必真意召陳頊入省。然他仍然勸陳頊“順天命而入朝”,其動機若非權欲膨脹、便是對權勢格局的誤判。

因此,“阻止陳頊離宮”這一步棋,成了整個政變鏈條的原始推手。

《陳廢帝傳》龍耳東論史:是忠是奸?毛喜一言,掀南陳驚濤駭浪

第一節:陳朝劇變的導火索——毛喜之言

一、忠言?權謀?——毛喜諫言的文本複原

這是南陳政變前夜最關鍵的一段對話,也是南朝曆史上最被“低估”卻最具決定性影響的一句諫言。出自時任陳頊府中中記室、資曆極深、忠言頻發、文武皆通的重臣——毛喜。

“陳有天下之日尚少,海內未平,國禍方殷,萬邦危懼。皇太後思社稷之重,命將軍入省,理當共康大業。今日之命,非太後之意,恐奸人擅為。宗廟社稷為重,願將軍三思。”

上一頁1/17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