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一支“艦隊”從浙江台州出發,駛向台灣……
中國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毋庸置疑。但是,中原王朝和政權對中國台灣地區的經營到底有多早呢?
有人會說,明代前有抗倭大將沈有容,三次率軍進入台灣、澎湖列島一帶,成功保衛台灣;後有民族英雄鄭成功,擊敗荷蘭入侵者,收複台灣,這總算很早了吧。有人說,早在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泉州知府汪大猷便已派萬餘水軍屯駐台灣島,並於此地開府建牙,設立了衙門。
影視劇中的鄭成功。來源/電視劇《英雄鄭成功》截圖
若再往前推五百多年,即隋煬帝大業六年(610),我們還能看到:虎賁郎將陳棱因成功登陸台灣,而被稱為台灣“開山之祖”。時至今日,位於台南市民生路的陳棱廟(亦稱開山宮)仍是中國台灣最古老的廟宇;而在台灣彰化市,還有一條以陳棱命名的“陳棱路”。
話雖如此,隋朝對台灣的經略,也並非是最早的……
駛向台灣的“艦隊”
據現存史料記載,我們對台灣島的經營最早可追溯到兩千年前的三國時代。有此壯舉之人,不是曹操,也並非劉備、諸葛亮,而是孫權。據《三國誌·吳主傳》記載:“(黃龍)二年春正月……(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得夷洲數千人還。”
吳黃龍二年(230),一支由衛溫、諸葛直率領、規模高達萬餘人的“艦隊”從江南沿海地區出發,成功抵達夷洲。關於其出發點,一般默認是當時的首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但結合史料記載與出土文物可知,臨海郡章安縣的港口(今浙江台州市)才是衛溫等人真正的出發點。《太平禦覽》卷77引周處《風土記》曰:“溫庥五會者,永寧縣出豫林,合五板以為大船,因以‘五會’為名也。”當時,臨海郡下轄的永寧、溫麻兩地造船業非常發達,孫權曾設立過典船校尉與溫麻船屯,用以督造戰船。
衛溫等人最終抵達的“夷洲”,就是今中國台灣省。但也有學者認為,它本是指日本海島或衝繩島。這顯然經不起推敲。盡管《三國誌》對此次出航著墨不多,但沈瑩所著《臨海水土異物誌》中的一些記載,有力證明了“夷洲”即台灣的事實。
《太平禦覽》收錄的《臨海水土誌》。來源/紀錄片《過台灣》截圖
沈瑩是什麼人呢?據《晉記》《襄陽記》等史料記載,他是東吳最後一任丹陽太守,擅長水戰,後在滅吳之戰中以身殉國。吳太平二年(257),少帝孫亮以“會稽東部為臨章郡”,可知沈瑩在出任丹陽太守前,也就是太平、鳳凰年間,極有可能擔任過臨章郡太守。近水樓台先得月,沈瑩由此得到大量一手資料,後著成《臨海水土異物誌》(下文簡稱《沈誌》)一書,詳細介紹了東南沿海地區越族與夷洲土著的經濟、文化與生活習俗。可惜該書已經散佚,現存最完整的版本由中國台灣學者張崇根輯證,保留了不少珍貴史料:
①“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裏,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麵是山溪。眾山夷所居。”
②“此夷各號為王,分畫土地人民,各自別異。”
③“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
④“其地亦出銅鐵,唯用鹿骼矛以戰。磨礪青石,以作矢鏃、刀斧。”
⑤“鐶貫珠璫。飲食不潔,取生魚肉雜貯大瓦器中,以鹽鹵之,曆月餘日乃啖食之,以為上肴。”
以上材料反映了夷洲在三國時的社會狀況。當地人還處在原始社會母係氏族公社階段,以氏族或部落為單位從事生產活動,“各號為王”,未能形成統一的社會組織。因此,夷洲土著的生產力也十分低下,以至於當地雖生產銅、鐵,但他們卻仍以石器、骨角為主要生產工具。
材料①③④中反映出的夷洲之方向、地勢、氣候、風俗與物產,仍符合今中國台灣省的情況。如《沈誌》中說夷洲土著有“穿耳”“缺齒”的習俗,明代著名藏書家陳第隨沈有容登臨台灣島後所著《東番記》一文中,亦有“男子穿耳,女子斷齒,以為飾也”的描述。而材料④提到的銅、鐵礦,也主要在台灣北部的基隆、淡水一帶有所發現。這樣一來,東吳船隊登島後的主要活動區域,應在台灣北部。
此外,考古學家還曾在台北市發現了一塊東吳時砌築城郭的指掌型古磚,中國台灣史研究專家葉國慶、張祟根等人皆認為:“今在台灣台北發現的東吳指掌型古磚,與其說是台灣和大陸進行經濟交換的結果;毋寧說是衛溫、諸葛直出使台灣留下的物證。”更加巧合的是,臨海章安縣遺址也曾發現了多處兩漢魏晉時期的砌磚墓穴,其磚麵上所帶紋樣與台北古磚頗為相似。由此可見,衛溫、諸葛直帶領的船隊的確是從臨海章安出發,最終抵達台灣北部,並在此進行了短暫統治。
今浙江省台州市與台灣省台北市位置關係示意圖。其與《沈誌》所載“夷洲在臨海東南”基本一致。來源/高德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