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除了槍炮、坦克和飛機,蘇聯還給了誌願軍哪些援助

2022-08-10 11:06:30曆史大學堂

抗美援朝戰爭,誌願軍能取得偉大勝利,除了廣大誌願軍官兵不怕困苦、勇於犧牲,並把人在戰役戰術中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外,更離不開蘇聯及整個東方陣營給予的大量且十分重要的物力支持。

但在以往的敘史過程中,談及這期間的蘇聯援助時,人們往往津津樂道於誌願軍手中的“萬國造”變成了清一色的水連珠、波波沙、轉盤槍等蘇聯貨,熱衷於談論米格—15戰鬥機、T—34坦克、喀秋莎及各種大口徑火炮讓誌願軍擺脫了“火力恐懼症”,但對蘇聯在其他方麵給予誌願軍的“戰力加成”卻所說極少,有的甚至略去不提。

這不僅不利於人們較為全麵、客觀地了解當時蘇援的實際情況,也容易讓人忽視武器之外決定戰爭勝負的其餘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結合相關史料對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蘇援情況做一些補充,以饗讀者。

上圖_ 夜間發射的喀秋莎火箭炮

上圖_ 夜間發射的喀秋莎火箭炮

源源不斷的蘇式卡車,構成“鋼鐵運輸線”的主力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某種程度上講,戰爭比拚的就是雙方的後勤保障能力。入朝之初,誌願軍在後勤保障方麵遭遇到極大的困難,特別是美軍倚仗其強大的海空優勢,對中朝軍隊補給線實施不間斷空襲與艦炮轟擊,加上敵特破壞等因素,不僅使半島北部公路、鐵路係統陷入癱瘓,更令誌願軍後勤運輸部隊損失慘重。據統計,入朝第一個月,誌願軍共投入運輸車輛1300餘台,然而僅僅一個星期就被擊毀、打壞217台。到當年年底,盡管經過國內多次補充,但誌願軍運輸車輛的損失率仍達到了驚人的73%,僅剩553台尚能繼續使用!

對比第13、9兵團40萬餘人的規模,區區500多運輸車輛顯然太少太少了。運力的嚴重不足,致使第三次戰役時誌願軍前線官兵竟到了“兵員、彈藥、糧食全無補充……(大家)隻得赤腳在雪地裏行軍”(《彭德懷年譜》,彭德懷致北京電,1951年1月31日),由此不但大大削弱了誌願軍持續作戰的能力,更帶來了數量巨大、並且是本不應該出現的非戰鬥減員。

上圖_ 約瑟夫·維薩裏奧諾維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上圖_ 約瑟夫·維薩裏奧諾維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1950年11月5日,總理緊急召見蘇聯駐華軍事總顧問紮哈羅夫大將,請蘇方允許中方調用旅順蘇軍基地的500輛舊卡車。斯大林當天便回電,表示將盡快將誌願軍所需車輛調撥完畢,但不是舊車,而是新車。11月20日,首批140輛全新的嘎斯係列卡車即運抵滿洲裏,25、26兩日又運抵355輛,到當月月底已達1000輛。通過蘇聯的緊急“輸血”,加上戰場繳獲及東北軍區全力拚湊庫存,誌願軍迅速組建3個汽車團投入戰勤保障。

然而,在高強度的戰爭中,運輸車輛的損失始終居高不下。第四次戰役,缺乏足夠保障的誌願軍被優勢敵軍反推百餘公裏。為此,蘇聯全力加快援助力度。1951年第一季度,又有3000輛蘇製卡車、拖車、吊車、拖拉機等加入戰勤保障。到1953年7月,蘇聯累計提供給誌願軍各類機動車7.1萬台,其中僅卡車即達1.7萬台。

上圖_ 抗美援朝初期誌願軍的汽車隊伍

上圖_ 抗美援朝初期誌願軍的汽車隊伍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