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一個被諸多忠臣擁護的君王
2022-09-15 18:44:31閱讀悅讀
五千年的曆史,什麼奇怪的事情,都能從中找到相似。就像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放著兒子不喜歡,偏偏要把孫子推上帝位。
晚年的朱元璋誅殺功臣,平白給自己的名聲抹黑。說白了,都是皇位惹的禍。
(一)朱允炆做到了民心所向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的殺業重,所以想給明朝的未來,選擇一位仁君,可以讓人民更好的休養生息。
而朱允炆就是朱元璋認為的仁君,而朱允炆在登基後的一係列舉動,讓他贏了民心。
朱允登基,開始減輕百姓的賦稅,新政的推行就是寬仁為主。朱允炆在位時間不長,但是下旨的每一條法令,都令民心歸向。一年時間不到,減免了四次天下賦稅,百姓有多少,對朱允炆的推崇就有多少。
要知道,在朱元璋時期,先是連年不斷的征戰,征戰需要男人,征戰需要糧食,征戰需要布匹。在朱元璋晚期,為了安定社稷,開始清算,算起來朱元璋對於民生的改善並不多,所以朱允炆的所作所為,讓人們從勞民傷財中解脫出來,開始了新的生活。
那麼無論是誰打破這份安定,就是百姓的敵人。
朱允炆登基的第二年,還要繼續征戰,明明還要籌集糧餉,可是朱允炆依舊下詔,平均江南的田賦,讓江南百姓都有地種,有糧食吃,這一舉動,收服了江南的民心。
民心所向,就是朱允炆登基兩年的最大功績。
(二)仁君:讀書人眼中的朱允炆
明朝之前的王朝,就是所謂的野蠻人元朝統治的天下,所以漢人儒學一直得不到重視。
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是偏偏書生就是朝代更迭的脊梁。好不容易諸位書生大臣,盼來了一位名正言順的仁君,為了青史留名,必須全力以赴輔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