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曇花一現,大秦帝國十五年而亡,真的是因為暴政嗎?

2022-08-19 16:14:49清風明月逍遙客

秦十五年而亡,縱使在曆史舞台上,卻留下深刻的烙印。數千年來,秦速亡之因與秦始皇的是非功過都是史學界中千古不衰的話題,而學者們對始皇帝的評價也是久經起落,但總括而言,“暴政亡秦”的認知至今在史學界中仍是根深蒂固。不少學者依然視始皇為暴君,認為秦亡漢興是“順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的曆史必然性。不過其實有沒有可能所謂的“暴政”其實內有乾坤?

曇花一現,大秦帝國十五年而亡,真的是因為暴政嗎?

傳統史料中,漢代儒生對秦始皇的批評普遍集中在“嚴刑峻法”。比如陸賈在中就有指出始皇帝仁義不施,以至於“舉措暴眾”,但其實漢初對秦始皇的批評並不能盡信。因為漢儒對秦的否定很多時候是帶有政治目的, 即帶有明顯罵秦頌漢的色彩。當中可以看出賈誼忽略了時代背景及現實考量,僅從儒家“仁義”的角度出發去批評秦朝。除了是崇儒抑法外,也頗有站於道德高地責人之嫌,所以不管是評價中的意識形態還是情感因素都為史實本身籠上迷霧。事實上,秦法雖嚴,但還是有跡可尋的。

在《雲夢睡虎地秦簡》中,秦法的刑罰體係能大體歸納為生命刑、族刑及肉刑。秦朝的重刑主義通常是輕罪重刑,偷一頭羊可能就要坐一年的牢飯。不過這處罰不能說是苛刻,因為在秦朝一頭牛羊的價錢就已經等同現今一輛卡車了。就連在十七世紀的英國,偷羊也是要被吊死的。另外, 秦法的另一特征就是是牽連甚廣。例如五人共盜一錢以上,就要“斬左趾”。有見及此,正常人都會忍不住斥責秦法。然而,在《漢書.刑法誌》有提及過中國肉刑其實始於夏、商、周的三典五刑之說,即是說嚴苛的秦法其實是萌芽於奴隸製社會的,而肉刑當中的墨、劓、刖刑和宮刑甚至沿用到漢文帝時期。所以說,如果我們沒有批評漢法之嚴苛,就不該隨意指摘秦法。不過秦國刑罰的野蠻性還是有據可依的,隻因秦朝慣於把兩至三種刑罰疊起來用,而不同的刑罰組合便一下子為秦法添上後世所言的殘酷色彩。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