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科舉的棄兒,科學的牛人

2022-10-28 18:01:58最愛曆史

15世紀初,“三寶太監”鄭和奉命出海,七下西洋。在這場浩浩蕩蕩的航行中,明朝的航海技術,包括造船、羅盤、計程法、牽星法和海圖等,仍保持領先世界的水平。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威風凜凜,即便是後來哥倫布、達·伽馬的船隊也無法望其項背。

但是,耗資巨大的鄭和下西洋,沒有開啟中國的大航海時代。此後,明朝官方的大規模航海歸於沉寂,帝國背朝大海,走向封閉,科技發展逐漸落後於西方。

與此同時,讀書人被一道名為“科舉“的藩籬困住,執著於追求功名,科技研究與知識分子漸漸脫離。大明王朝三百年間,隻有少數擺脫”內卷“的士人,在黑夜中點亮科學的微光。

鄭和航海圖。圖源/網絡

鄭和航海圖。圖源/網絡

01

嘉靖十六年(1537年),20歲的蘄州(今湖北蘄春)秀才李時珍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

起初,他以為自己隻是因為身體疲勞而患上感冒,隨後卻發熱嚴重,皮膚如火燒火燎,每天都吐很多痰,吃不下飯。他吃了很多藥,情況不見好轉,甚至有性命之危。

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是遠近聞名的醫生,他遍觀醫書,想起前代醫家李東垣有一味黃芩湯可治療肺經風熱,於是依法調配藥方,給兒子煎服。李時珍服下後,總算是藥到病除。

這次死裏逃生的經曆,讓李時珍對醫學深深讚歎,他後來在著作中寫道:“藥中肯綮[qìng],如鼓應桴[fú],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用對藥材,就像用鼓槌敲鼓一樣立馬等到響聲回應,這就是醫學之妙!

盡管李時珍家族世代為醫,但年輕的李時珍還在科舉的道路上掙紮。醫生,在現在看來是一份光榮的職業,但是,在明代,醫學被視為方技,醫者在三教九流中屬於“中九流”,上不了台麵。

李時珍為了所謂光宗耀祖的功名,從小發奮讀書,14歲就考中了秀才,但此後接連3次赴武昌參加鄉試考舉人,都落榜而歸。

通過院試錄取為生員(俗稱“秀才”),隻是進入知識分子階層的最低門檻。之後的鄉試、會試,乃至殿試,才是追求仕進的讀書人飛黃騰達的機會。

李時珍20歲的這場大病,就發生於他為了參加鄉試每日苦讀的時候。

有明一代,程朱理學作為正統思想,受到官方極力推崇。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下詔纂修《四書五經大全》《性理大全》等,頒布於各級學校,使其成為科舉考試的指定教材,摒棄了秦漢以來的注疏與曆代各家學說,獨尊程朱理學。

到了成化年間,八股取士的製度被固定下來,並走向僵化。科舉士子不僅被禁錮於程朱理學的窠臼中,而且還要練習枯燥乏味的八股文,平日裏“空談性命,不務實學“。

24歲時,李時珍經曆了第三次鄉試落榜,他不想再考了,終於鼓起勇氣對父親李言聞說,爹,我要學醫。

古今中外,科學革命往往需要一支由科學家領銜的知識分子隊伍,明代的士子卻受“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誘惑,被科舉製度深深吸引,很多學子為了功名利祿蹉跎半生。

在求取功名的事業上,李時珍不太走運,但能夠逃脫科舉的桎梏,他無疑也是幸運的。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誌,至死不怕難。”李時珍對父親表明心誌。

李時珍自知,在科舉時代,他做出這個決定,猶如逆流之船,但他的意誌堪比鐵石,即便不為世人所理解,也要將人生奉獻給醫學。

湖北蘄春縣“李時珍紀念館”中的李時珍雕像。圖源/圖蟲創意

湖北蘄春縣“李時珍紀念館”中的李時珍雕像。圖源/圖蟲創意

02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秀才學醫,籠中抓雞。”

由於中醫與儒學、道學、易經八卦、陰陽五行等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科場不利的秀才學起中醫相對容易。

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就業門路很窄,尤其是屢次不第的大齡秀才,失業率更是讓人心酸。一般來說,秀才隻能從事教書先生、師爺或訟師之類的職業。

另一個就業方向,是當醫生。盡管醫者在當時地位不高,但讀書人流傳著宋代範文正公“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古訓。

除了李時珍外,明代名醫汪機、萬全、徐春甫、楊繼洲等,早年都曾致力於科舉考試,後因科場失意,轉而矢誌學醫,懸壺濟世,救死扶傷。

這些從科舉泥沼中脫離的知識分子,最終在醫學上做出了一番事業。

李時珍放棄科舉,改讀醫書。圖源/影視劇照

李時珍放棄科舉,改讀醫書。圖源/影視劇照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