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藏在甲骨文裏的生活世界:上古時期人們是如何預測天氣的?(4)

2022-10-29 22:22:37新京報

由車輪的形象演變而成的方形或菱形,後來進一步變成“田”形。而“申”旁的形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到西周中晚期,原本的麵貌蕩然無存,人們已經很難從中辨認出閃電的模樣。這時候,人們發現,幾個“田”形似乎無法體現“雷”的含義,於是另辟蹊徑,在上麵添加了一個新的表意偏旁——“雨”,以表明這個字的含義與下雨有關,最原始的閃電形也在這個時候徹底消失了,這一過程大約發生在戰國時期。漢代以後,“田”形由多個省略為一個。

漢語裏很早就產生了“雪”這個詞

雪是另一種常見的降水形式。正因為雪很常見,所以漢語裏很早就產生了“雪”這個詞。人們在進行書麵表達的時候,借用了一個讀音與“雪”相近的字,那就是“彗”。

當人們終於感覺到借用它來表示“雪”並不是很方便的時候,就要設法為它添上一個能夠提示意義的偏旁。由於雪屬於降水,而當時已有的字裏,表示降水的隻有“雨”字,所以就讓“雨”字來充當表意偏旁了。大約在秦漢之際,出現了一種簡體,“彗”旁的兩個“生”形被省略掉了,這正是今天通行的簡化字形的出處。

“雪”字形源流

“雪”字形源流

甲骨文中的“雹”字意味著冰雹是降水的一種

夏季的暴雨往往夾帶著大大小小的冰雹,對農作物造成極大的損害,商代人會祈求上帝保佑不下冰雹:

丁醜卜,爭貞:不雹?帝唯其……

這條卜辭的大意是:丁醜這一天占卜,一個名字叫爭的人代為卜問,上帝會不會保佑我們不下冰雹呢?

卜問是否會下冰雹的甲骨卜辭,《甲骨文合集》14156

卜問是否會下冰雹的甲骨卜辭,《甲骨文合集》14156

甲骨文中的“雹”字上麵是“雨”旁,意味著冰雹是降水的一種,下麵的幾個菱形輪廓就是冰雹的象形圖案。戰國時期,冰雹之形被訛寫成“目”形,與此同時,人們還給“雹”字加上了一個“勹”(bāo)旁,用來表示“雹”的讀音。後來,幹脆用表音的“包”字來取代表示冰雹形象的幾個菱形,從此,“雹”就從表意字變成了形聲字。

“雹”字形源流

“雹”字形源流

上一頁4/6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