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水搭橋”:中國古代橋梁發展史圖鑒(2)
傳說秦始皇曾在海中立柱建橋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橋梁的發展時期。在此期間,修築了不少的橋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製的大帝國。為了讓政令通達,往來便利,秦始皇下令以首都鹹陽為中心,大修天下馳道。修路的同時,架設橋梁便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連動工程,否則,要達到四通八達,也就隻是一句空話了。所以,推測秦代時應修建有為數不少的橋梁。隻可惜在當時沒有相關的文獻記載流傳下來。另外,傳說秦始皇曾在海中立柱建橋,依據當時的技術水平,在海上架橋,無疑是無法辦到的,但從中透出,當時人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征服自然的能力與信心。
在秦代,修築的最著名的橋梁要算都城鹹陽的渭水橋。據史書中的記載,這座橋是一座多跨梁橋,全長有500米左右,共有68跨,由750柱組成了67個橋墩,每墩由11根或12根柱構成。當時建造這座橋的目的是想將修建在渭水南麵的長樂宮與渭水之麵的鹹陽宮聯係在一起,用渭河來象征天上的銀河,架橋南渡,象征牽牛星座,以此顯示天子的超凡與脫俗。
漢代建立之後,重修了秦渭水橋,並在該橋的東西兩麵又先後各架設了東渭橋與西渭橋,形成了著名的渭水三橋。在漢代,渭水橋是迎來送往的一處重要場所。漢高祖劉邦死後,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誅除諸呂,並率領群臣在中渭橋迎候代王劉恒(即漢文帝)入長安即位。漢將李廣利出兵匈奴時,丞相劉屈氂為他送行,也是至渭橋而別。漢宣帝時,匈奴呼韓邪單於朝覲漢廷時,諸蠻夷君長王侯數萬人,在渭橋下列隊相迎,當漢宣帝登上渭橋時,人們三呼萬歲。東漢末年,董卓入關時曾將中渭橋焚毀,魏文帝曹丕在位時又將中渭橋修複。
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墓洞口上壁畫的渭河橋圖。
深受秦渭橋建築風格影響的漢代橋梁有幾座,如灃橋、灞橋、滻橋等。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位於今天陝西西安安東北的灞水之上的灞橋。這是一座石梁橋。自建橋之後,兩千年間一直是長安與潼關以東的交通咽喉,又是古人折柳送別的所在,留給後人不少傳頌的著名詩文。
舊灞橋側影。
漢宣帝時,西北邊地遭到的羌人侵擾,漢朝老將趙充國趕到當地了解情況後,提出治軍屯田、疏浚溝渠,建造七十座橋梁,以利行軍作戰的建議,為宣帝所采納,最終達到了擊敗羌人的目的。橋梁在軍事行動中的作用已經大大顯現。
漢代最為有名的第一座架於長江之上的浮橋,是在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四川割據勢力公孫述在現今的湖北省宜都縣荊門和宜昌縣虎牙之間,利用險要的地勢所架設的江關浮橋,其目的是想斷絕漢光武帝西進的水路交通。但最終被東漢的水師,利用風勢,縱火將這座浮橋燒毀。
拱橋在漢代也已出現。在1957年河南省新野縣北安樂寨村出土的東漢時期的畫像磚中就刻有拱橋的圖形。在這塊畫像磚上刻有一座單孔裸拱橋(拱券上沒有建築)。橋上有駟馬,車前有騎馬者,橋下還有幾艘船隻劃行。從這幅圖畫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獲知,至遲在東漢時期,拱橋已有修建。至此,橋梁建造的主要類型都已出現,說明這一時期我國古代人民在造橋技術方麵已有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
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事較多,浮橋的架設明顯增多。晉武帝泰始十年(274年),杜預率軍南征,在河南孟津附近的黃河上架設了河陽浮橋。東晉成帝鹹康二年(336年),在今天的南京建造了一座浮橋,由於在橋上又建有重樓,樓上置兩銅雀,所以稱為朱雀大桁。穆帝永和六年(350年),苻堅造洛陽盟津浮橋,渡橋之後,便將這座浮橋燒毀了。
石拱橋的建造技術在隋代登峰造極
隋唐兩宋時期,是我們古代橋梁的全盛時期。特別是隋朝,其統治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在中國古代造橋史上卻留下了非常重要的遺產。
隋在長安建造霸陵橋,又在大業元年(605年),運用“鐵鎖維舟”的方法,架設了一座鐵鏈浮橋——天津橋。至於處於當時運河樞紐位置揚州城內的二十四橋,更是名聞遐邇。
石拱橋的建造技術,在隋代可謂是登峰造極。最為著名的有兩座橋梁:一是建於隋文帝開皇四年(584年)的小商橋。該橋位於河南臨潁,是一座單孔敞肩圓弧石拱橋。
小商橋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