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遇水搭橋”:中國古代橋梁發展史圖鑒

2022-10-29 16:43:53新京報

架設在江河湖海之上,大大小小、星羅棋布的橋梁,是人類出行的重要通道。橋梁是如何形成的?它們是如何發展演變的?在橋梁誕生以後的曆史上,它們又經曆了哪些發展演進呢?本文摘編自新書《橋上橋下的中國》,從橋梁起源和它們在我國古代的發展與演變講起。

原文作者|李曉傑

《橋上橋下的中國》,李曉傑 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2年9月。

俗語說:“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可見對於人們的交通而言,在自然界中的主要障礙便是山與河,而建築橋梁,無疑是突破河流天塹的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手段。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巧奪天工的大小橋梁星羅棋布,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那麼,橋是如何起源的?它在我國古代又是如何發展進而達到頂峰的呢?要解答這些問題,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曆史,從中來尋求答案吧。

《橋上橋下的中國》,李曉傑 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2年9月。

《橋上橋下的中國》,李曉傑 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2年9月。

梁橋是我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橋梁

在科技還不太發達的古代社會,人們建造一座橋梁,遠沒我們今天這樣便捷,尤其是在混沌初開的原始社會,對於我們的先民來說,哪怕是建築一座在我們現在人眼中最為簡單的橋,也已經是相當不易了。為了了解橋梁是如何出現的,還是把我們的視線拉回到數千年前的先秦社會,看看當時的人們是如何造橋的吧。

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從最初的原始遊牧逐漸轉變為定點聚居。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有能力建造一些有一定規模的建築物,在這些建築群的周邊,橋梁,也開始出現,並且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建築物。

橋與梁在我國古代是同義異名的兩個字。東漢時期的文字學家許慎在其名著《說文解字》中對“橋”有如下的一段解釋:“橋,水梁也。從木,喬聲,高而曲也。”在對“梁”的解釋中又說:“用水跨木也,即今之橋也。”可見最早出現的橋梁應該是木梁橋。而這種木梁橋最初很可能是因樹木倒下而自然形成的,後來人們從中受到啟發,才逐漸出現了有意識的伐木搭橋。

在陝西西安半坡村大約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密集分布的圓形住房四、五十座,而在這些建築物的周圍,挖有深寬各約五六米的大圍溝。考古學家們推測,當年在大圍溝中可能有水,主要起防禦的功能。當時的人們為了出行,應該在大圍溝上架有橋梁。而依據其時的技術水平,大概是用幾根原木搭成的簡支橋梁。

陝西西安半坡木橋假想圖。

陝西西安半坡木橋假想圖。

到了文字出現的時代,有關橋梁的記載也開始增多,諸如梁橋、浮橋、索橋等多種型式的橋梁也都逐漸出現了。

梁橋是我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橋梁。在晉代王嘉所輯的《拾遺記》裏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舜命禹疏川奠嶽,濟巨海,黿鼉以為梁。”在《竹書紀年》裏又有如下的記述:“(周)穆王七年,大起師,東至於九江,架黿鼉以為梁”。這兩則記載中都提及了黿鼉。黿,是一種大鱉,而鼉也稱鼉龍、豬婆龍,即揚子鱷。這兩種動物都是大的爬行動物,出沒於江湖之中。它們露出水麵的脊背,恰好可以作為大禹與周穆王出行跋涉江海的橋梁。這兩則記載顯然頗具神話色彩。然而在淺灘溪澗中露出水麵的石蹬、大石頭等,遠遠望去確實就像一個又一個的黿鼉脊背,所以古時候的人們形象地將水中的這些石蹬、大石頭等稱為黿鼉。如果從這樣的意義上去理解,《拾遺記》與《竹書紀年》中的記載的“架黿鼉以為梁”實際講的是我們的先人架設的堤梁式石橋。

所謂堤梁式石橋,就是用大小礫石或者是較為整齊的條石鋪放在水麵較淺的河流上,形成一個個的堤梁,人們可以踩著這些堤梁過河,也即人們說的“摸著石子過河”。這種橋可以說是梁橋的雛型。在現在不少的山區,還能見到這種堤梁橋。如在今天浙江泰順,在洪水期很短的仕陽溪上,就因地製宜地並排鋪設了一高一低兩排堤梁橋,高的可便肩上挑擔的行人通過,低的可供一般行人過溪。

在我國古代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衛風·有狐》就有關於商代堤梁橋的描述: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

其中提到的“淇梁”就是指在淇水上用石頭堆砌而成的堤梁。淇水發源於今河南省林縣臨淇鎮,下流到淇縣,也就是商代紂王統治時期的都城朝歌。

史籍中記載春秋時期有名的堤梁橋是架設在今河南濟原湨水之上的湨梁,在《爾雅·釋地》中就有“梁莫大於湨梁”的描述。晉平公時就曾在此大會諸侯。另外在今天江蘇徐州附近建築的“呂梁”,也應是一座堤梁橋。在《水經注·泗水注》中,作者酈道元有這樣的記載:

泗水之上有石梁焉,故曰呂梁也。昔宋景公以弓工之,彎弧東射,矢集彭城之東,飲羽於石梁,即斯梁也。

除了這種以石絕水的方式而築的堤梁橋之外,跨水而過的梁橋在早期的書籍中也有記載。

在《史記·殷本紀》中則記載了商代的一座大橋:

(周)武王既革殷,受天明命之後……命南宮括散鹿台之財,發钜橋之粟,以振貧弱萌隸。

經後代學者的考證,這座被稱為“钜橋”的梁橋應該是架在漳水之上的。

《史記·刺客列傳》還記載了春秋末期刺客豫讓為其主子智伯報仇,躲在汾橋之下,準備行刺趙襄子的一則故事。從中可以推測,既然此橋之下能夠藏身,應是一座規模較大的梁橋才是。

到了戰國時期,梁橋的建造應該更多了。我們從《史記》所記載的戰國時期蘇秦以“尾生守信與女子期於橋下,大水來了而不走,最終抱柱而亡”的故事來遊說燕王的事情中,可以知道,至少在這一時期,梁橋在我國黃河流域的建造已經較為普遍了,因為能讓人抱柱的橋,應是梁橋。

浮橋是我國古代橋梁中的又一種建造類型。有關浮橋的記載在《詩經》中就已出現。《詩經·大雅·大明》中吟頌道:周文王為娶妻,“親迎於渭,造舟為梁”。後代學者對這一詩句作了進一步的解釋:“造作梁橋也。作船於水,比之而加版於其上以通行者也。即今之浮橋也。”這首詩的創作年代在公元前12世紀,這是中國古代有關浮橋的最早記錄。

隨後,在《左傳》魯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又記載道:“秦公子鍼出奔晉……造舟於河。”當時秦公子鍼在秦國無法安身,害怕被秦景公殺死,於是要出逃到鄰國晉國去。當時秦晉之間隔著黃河,而秦公子鍼隨從資財甚多,“其車千乘”,如果要依靠擺渡過河自然要耗費很長時間,於是令人搭起一座臨時浮橋,使車輛連貫過河。這座浮橋雖然是臨時搭建的,但從這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公元前6世紀,當時的人們已經具體備了在黃河這樣的大河中架設浮橋的技能。

曆史上出現的有明確記載的在黃河上架設的固定浮橋建於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在這一年,秦國由於作戰的需要,在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風陵渡一帶“初作河橋”。因這一事件重大,被司馬遷寫入了《史記·秦本紀》之中。

索橋在我國古代最早何時出現,尚難定論。現在我們已知的較為確定的索橋出現在戰國時代。其時秦國的蜀守李冰率領工匠在今天四川成都周邊的郫江與檢江上建造了七座橋。其中位於檢江上的一座橋名叫笮橋,可能就是竹索橋。因為“竹索”在古代寫作“筰”,也通“笮”。

至於拱橋,先秦時期還沒有出現,雖然以往有學者依據甲骨文中的某些字體而認為商周已有拱橋,但現在看起來,這一說法並不可靠。拱橋的出現與建造應該是以後的事情了。

紀錄片《天下趙州》(2015)畫麵。

紀錄片《天下趙州》(2015)畫麵。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