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遇水搭橋”:中國古代橋梁發展史圖鑒(3)

2022-10-29 16:43:53新京報

另一座便是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年),竣工於煬帝大業二年(606年)的河北趙州安濟橋。這是一座比小商橋更大的單孔敞肩圓弧石拱橋。趙州橋的橋跨橋式處世界之最,達一千二百餘年之久。即使在今天,建造這樣一座橋梁也並非易事。因此,可以說這是一座高度科學性與完美藝術性相結合的古代橋梁的典範傑作,設計與建造這座橋梁的工匠李春等人也因此青史留名,永載史冊。

趙州橋示意圖。

趙州橋示意圖。

降至唐朝,橋梁的建造更為興盛,造橋也不僅僅是民間行為,政府也開始撥款,參與督造。《舊唐書·職官誌》載:

凡天下造舟之梁四(河則蒲津、大陽、河陽,洛則孝義也),石柱之梁四(洛則天津、永濟、中橋,霸則霸橋),木柱之梁三(皆渭川:便橋、中渭橋、東渭橋也),巨梁十有一,皆國工修之,其餘皆所管州縣,隨時營葺,其大津無梁,皆給船人,量其大小難易,以定其差。

在上麵引文中提到的蒲津浮橋,位於今天的山西省永濟市,對岸便是陝西省大荔縣朝邑鎮,即前文中言及的戰國時期秦國在黃河上“初作河橋”的那座浮橋。此橋從那時起一直維係到隋朝末年。隋唐之際,由於戰爭,這座浮橋遭到破壞。唐高祖時又將此橋修複。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將原來的竹索浮橋改為鐵鎖浮橋,用鑄造精良的鐵牛、鐵山、鐵柱、鐵人埋在河水兩岸,以便維係鐵鏈。另外,還以環狀鐵鏈將作為浮體的舟船連在一起,主纜兩端固定在岸錨上。這樣不僅提高了大橋的抗拉性,而且也增加了橋麵的穩定性,同時還大大提高了這座浮橋對抗水流的能力。此橋在金代末期曾毀於戰火。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為了軍事需要,又恢複建造了這座浮橋。後來在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與明神宗萬曆(1573—1620年)年間,都曾對此橋加以整修。但十分可惜的是,後來隨著黃河河道的無常擺動與政治重心的東移,蒲津橋終於再也無法恢複昔日的風采了。

唐朝東都洛陽,洛水由西向東,穿城而過,天津橋便架在洛陽城北的洛水之上。此橋在隋時即已建,隻是當時是一座以纜係船的浮橋,後來由於洛水暴漲,浮橋遭到破壞。到了唐代貞觀年間,重建此橋,而改為石柱梁橋。此橋之所以稱為天津橋,是采《爾雅》上所說的“鬥牛之間,為天漢之津”之意。

作為木柱梁橋代表的渭水三橋都經過了全麵的重建,規模更加宏大,所顯現出的造橋技術也更加成熟。西渭橋在唐時又稱鹹陽橋,是絲綢之路東到長安的最後一站。唐代與吐蕃之間發生的不少事情,都與此橋有著或多或少的關聯。

在今蘇州東南葑門外六裏的寶帶橋,始建於唐元和十一至十四年(816—819年),因唐刺史王仲舒捐獻寶帶資助建橋而得名,是一座著名的多孔古石拱橋。橋梁全長有300米,53孔,橋寬超過4米。其中三孔聯拱特別高大,用來通行大的船隻,兩旁各拱路麵逐漸下降,形成弓形弧線。因這座橋在當時是京杭大運河南段(名江南河)邊上的一座纖道橋,因此,在建築上采取了跨徑小的多孔、狹長和平坦的橋型。寶帶橋由於位於蘇州至杭州、嘉興、湖州陸路必經之處,又跨諸湖之口,是船隻通往運河及吳淞江的一個關口。

在唐代,索橋在西南地區的架設依然十分興盛,所采用的橋纜索,或用藤、竹,或用鐵鎖。其中較為著名的,要數在雲南麗江和維西之間架設的“鐵橋”。此外,在吐蕃地區還建有婆夷水藤橋、漾濞水鐵鎖橋。

宋代橋梁建設在承繼了前代的基礎之上,不僅擴大了建造規模,而且在技術上也有所創新。

從宋皇祐五年(1053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用了六年多的時間,在福建泉州灣洛陽江口上,修建了我國第一座瀕臨海灣的大石橋——萬安橋,又名洛陽橋。此橋的橋基建造采用了“筏形基礎”的技術,是建橋史上的一大創新。另外,為使橋基穩固,還運用了牡蠣固基法,在世界上最先將生物學應用到了橋梁建造之中。

北宋末年,畫家張擇端在其《清明上河圖》長卷中,對汴梁(今河南開封)著名的虹橋作了細致的描繪。該河橋坐落在汴梁城鬧市區的東水門附近的汴河之上,采用了新穎的木拱橋的結構,貫插眾木成拱而建。這種橋梁的優點是,一跨過橋,避免了來往過橋船隻對橋梁的衝撞。此橋後來毀滅於宋金戰火之中。

南宋時期閩中地區在萬安橋建成之後,又建造了一批石梁石墩橋,以致人們有“閩中橋梁甲天下”之歎。在這些石橋中,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花了十四年才建成的福建晉江安平橋,十分著名。這座橋總長五裏多,有362孔,是世界上少見的古長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建於南宋乾道年間(1169—1173年)的廣東潮州的廣濟橋(又稱“湘子橋”),橫跨在韓江之上。橋長五百多米,分為三段。東西兩段,采用石墩石梁的建築形式,中段為了便於河道通航,而采用可隨時解纜移動的浮橋形式。所以,這是一座石梁與浮橋結合在一起的組合橋梁。這種組合形式,可謂近代所謂的“開合橋”的先聲。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建造的福建漳州虎渡橋(又名江東橋),也是令人十分驚奇的一座石梁大橋。這座橋在建築上采用了懸挑四層的石墩以增大橋下淨孔的技術,其中最大的石梁長23.7米,寬1.7米,高1.9米,重達200多噸,即使在今天的技術條件下,要開采、運輸、架設如此巨大的石梁,也是十分不易的。

在南宋時期,城市內的橋梁建造也頗有特色。位於今天浙江省紹興市城東的八字橋便是一座布局巧妙興建於宋代的城市石梁橋。這是一座石壁石柱墩式石梁橋,坐落於一條丁字形的河道上,南北為主河道,向西接著一條支流,橋在三向四麵落坡,在橋東端緊沿河道向南北兩個方向落坡,橋西端又從西、南兩個方向落坡。西端南麵的坡道下還建有一個小孔,跨越小河。這種設計形式解決了三街二河複雜的交通問題。由於是兩橋相對而斜,在形狀上與漢字的“八”字十分相像,因此而得名。這座橋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城市橋梁。

元、明、清時期,驛路與漕運的發展,對古橋的建造與修繕都作出了許多貢獻。如元朝,坐落於永定河上修建於金代(1189—1192年)的聯拱石橋盧溝橋被全麵修整。明朝崇禎七年(1634年),初建於宋代的位於今江西撫州的萬年橋,由浮橋改造為一座長為四百多米的聯拱石橋。清代,從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到四十五年,位於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的大渡河上鋪設了瀘定鐵索橋。此外,清朝公私園林裏建造起的各式小橋,也顯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注:本文經出版方授權節選自《橋上橋下的中國》,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該書。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