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他轉身遁入空門,卻仍牽掛眾生甘苦 | 李叔同的詩詞世界(6)

2022-10-14 14:17:46新京報

弘一法師的印章“一息尚存”,弘一法師俗名為李息。

因此可以說,一代傳奇大師在風雲變幻的六十年裏,為時人提供了獨具特色的、別樣的道路啟示與立身指引——宗教成為了破除亂世現代性突轉困境的途徑之一,並能夠實現個體精神的自我救贖,乃至某種程度上借此以救贖他人。

李叔同早期憂國詩詞中呈現出悲壯與悲婉兩種情感模式,同樣“隻悲不思”,即憂國哀民卻隻能依賴英雄神話並流淚淒然,因而凸顯出向內的、個體性的、脆弱無力的“內融型”思想底色。這一思想特質與李叔同“政治—文藝”與“文藝—宗教”的人生轉向緊密相連,精神危機就此產生。拯救民眾和實現自身價值的希望落空,“內融型”思想又促使李叔同走向了宗教自我精神救贖,並為麵對中國現代性困境提供了別樣的啟示。

詩詞箋注

/ /

《菩薩蠻·憶楊翠喜》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額發翠雲鋪,眉彎淡欲無。夕陽微雨後,葉底秋痕瘦。生小怕言愁,言愁不耐羞。

曉風無力垂楊懶,情長忘卻遊絲短。酒醒月痕低,江南杜宇啼。癡魂銷一撚,願化穿花蝶。簾外隔花陰,朝朝香夢沉。

作於1905年,最初見於《南社叢刊》第8集,1914年3月版。署名李凡。

/ /

●燕支山:①隋誌:武威郡番禾縣有燕支山。②又叫胭脂山、焉支山,在今甘肅省山丹東南。以其多產燕支(紅蘭花)而得名。③《全唐詩》卷六二杜審言《贈蘇綰書記》:“知君書記本翩翩,為許從戎赴朔邊。紅粉樓中應計日,燕支山下莫經年。”

此處喻指歌伎聚居的地方,詩人想借“燕支山”表達對楊翠喜的回憶與思念。

●曉風:①晨風。②典故:柳永《雨霖鈴》:“楊柳岸,曉風殘月。”唐琬《釵頭鳳:“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上一頁6/10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