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二百七十多米長的小街上,為何有七家老戲園子?(2)
這僅僅是大柵欄這條街上的老戲園子。要把範圍擴大到整個大柵欄地區,那就有十幾個老戲園子了。您看,大柵欄馬路對麵的肉市胡同內的廣和樓,與大柵欄胡同正對麵的鮮魚口胡同內的天樂園,抄手胡同內的裕興園,孝順胡同的燕喜堂,打磨廠胡同的福壽堂,楊梅竹斜街的彙豐堂,勸業場四樓上的新羅天,王廣福斜街的民樂園,還有廊房頭條的大舞台,等等。這些老戲園子,曾經是戲曲、曲藝之花盛開的園地。如此集中、如此多的老戲園子說明什麼?說明中軸線上北京戲曲舞台曾經的繁榮。
北京廣和樓戲園(《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
戲園子的前身是茶園
說老戲園子,說戲曲的最初的繁榮、發展,怎麼連茶園也包括進來了呢?
大柵欄的老茶園,就是唱戲的地方。北京的茶園,曾是這座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間。這裏既是愛茶人會聚之所,更是國粹京劇的搖籃。唱戲的地方幹嗎非叫茶園?是以喝茶為主,還是以演戲為主?告訴您,一開始,乾隆年間修建的那些個老茶園,去茶園的人還真是以喝茶、聊天兒、談生意為主。為什麼這麼說?一進茶園,您看一排一排擺放的長板凳,中間夾著長條桌,人跟人得對麵坐著,不是衝著舞台。您要想看戲,得歪過身子、扭著脖子瞅。您這就明白了吧?茶園,是喝茶、說事情的地方;台上唱戲,不過是“伴茶”的性質,還可能是為了烘托氣氛,營造一種環境。
曾幾何時,我們曾誤以為北京人喝茶不講究,以至於認為北京這座城市,沒有屬於自己的茶文化。其實情況並非如此。曾盛極一時的茶園文化,便是北京茶文化的精粹之一。想要了解北京茶園文化,要先從中國戲劇史談起。
唐宋時期,我國的戲劇藝術已經嶄露頭角。那時既沒有戲園也沒有茶園,常常隻是在街頭露天演出,在一塊高地上,就唱起來、舞起來。這樣的高地,也就是戲劇史上所說的“露台”。有文字記載嗎?有。《爾雅·注疏》卷四,記載上古時代的露台為“積土四方而高者名台”,說明上古時代的露台隻是積土夯實為台。漢唐時期的露台已經是用磚石木材搭建的了。露台,是用來祭天地鬼神和佛道作法的地方,而演戲,那也是祭祀活動,是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最初的戲劇,那是演給天地鬼神看的,是“娛鬼神”的。
宋元以後,有了演戲給人看的場所——勾欄瓦舍。瓦舍是指商業性的遊藝場所,勾欄就是指在瓦舍中演劇的地方,有人說勾欄就是指演劇舞台的欄杆。北宋的汴京、南宋的臨安,經濟非常發達,城內有許多瓦舍和大小不等的勾欄。遼、金、元,北京地區也有勾欄。到了明代中期,瓦舍勾欄才漸漸消失了。
北京地區元明以後的戲台,大多是搭在寺廟和祠堂中的,演戲目的多是酬謝天地神靈和祭祀祖先。現在北京前門外西河沿的正乙祠,原先就是供奉武財神趙公明的廟宇。趙公明又叫正一元帥,老百姓後來慢慢將“正一”念成“正乙”,從而得名正乙祠。因為供奉的是財神爺,後來清康熙年間就被票號買下來了,變成了票號業的行業會館。正乙祠裏麵有戲樓,票號業聚首開會時,便在裏麵唱戲。北京正乙祠算是“祠堂戲”的遺存。
複建後的三慶園內景(《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
清代康熙中葉之後,北京戲曲又慢慢繁盛起來,這時最講究的看戲場所是戲樓,北京皇宮內、皇家園囿內、各大王府內,大官僚的府第以及各大會館內的戲樓,加起來不下幾十處之多,有身份的皇家、官宦人家以及富家子弟才能有這種條件去戲樓前看戲。老百姓想看戲,最初則要到飯館去過戲癮。清代前期北京城的大飯館裏都有戲台,比如宣南一帶的方壺齋、蓬萊軒、升平軒等有戲台的大飯莊子。食客們就是一邊吃飯,一邊看戲,這樣的戲曲表演帶有伴宴的性質。演出時台下不免劃拳行令,嘈雜的環境不利於欣賞藝術。久而久之,北京戲曲的演出場所便從飯館挪到了茶園。茶園畢竟文化氣氛更好,也適合於靜心觀看表演。戲曲從飯館轉移到茶園,也是一次進步。從這個角度來講,北京的茶園對於戲曲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
早年間有一部評書叫作《康熙私訪月明樓》。評書裏的月明樓在哪兒呢?如果按照評書裏麵的描述,康熙帝從宮裏麵騎著一頭小毛驢出來往南走奔前門,進了肉市西口就有一個月明樓。這個月明樓的位置,就是當時北京的廣和樓。曆史上的廣和樓,就是位於前門外以東的肉市,和評書描述的位置相符。這座廣和樓最早是明末大鹽商查氏所修建,所以也叫查樓。清康熙年間,正式改成茶園對外營業。
清嘉道年間,單是前門外大柵欄就有七個茶園:慶樂茶園、同樂軒茶園、慶和茶園、廣德樓、三慶茶園、大亨軒茶園、中和茶園。後來,同樂軒茶園改成了電影院,慶和茶園改成了東鴻記茶莊,大中後期,成為四大徽班以及幾大梆子班等一流班社輪轉演劇的場所,一些西班(指秦腔班)及陣容較弱的小徽班(皮黃班),還沒有資格到大柵欄這幾個名園來演出。所以,讓北京戲曲藝術興旺的大柵欄,人們說是戲曲特別是後來的京劇誕生的搖籃,同時也成了北京茶文化的彙聚之地
徐碧雲《綠珠墜樓》(《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戲曲——迷彩萬縷》內頁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