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在中國古代,玻璃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呢?(2)

2022-07-28 11:22:16新京報

落料指在缸中混合各種原料。孫廷銓《顏山雜記·琉璃》記載:“琉璃者,石以為質,硝以和之,礁以煆之,銅、鐵、丹鉛以變之。非石不成,非硝不行,非銅鐵丹鉛則不精,三合而後生。”清代玻璃的製作,以礦石為主要原料,以硝(硝酸鉀)來調和(發生化學反應),以礁(就是焦炭)來燒煉,以銅末、鐵屑、丹鉛等金屬物做著色劑,使玻璃呈現各種顏色。

《廣州行記》中記錄了他所見到的原料混合:“首先,在鐵盤中放入20公斤的錫鉛合金和20公斤的鉛一起燒熔,在燒熔時進行充分的攪拌,並且加入30公斤的砂(廣東人取名為Shek-fun),該砂取自廣東重要的政治劃分區域,人們收集含有這種砂的石頭,將它們放在研缽中由水力驅動的杵搗研磨成較細的粉末。鉛、錫鉛合金和砂的混合物會充分燒熔,倒入由泥或土製成的罐(坩堝)中,在接下去的24小時中,還會加入30公斤的硝石和一定量的碎燧石玻璃,再次充分燒熔,這一過程會持續整整24小時,然後製得的玻璃液體就可以用來吹製了……”

做料爐

在中國古代,玻璃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呢?

圖中描繪的是勞動者在向窯爐中添加原料的場景。英國傳教士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1843年來到廣州,在其《真實的中國人》(The Chinese as They are: Their Moral Social and Literary Character)一書中記載了他親見的廣州玻璃窯爐:“窯爐是一座圓柱形的石造建築,一側鑿孔,底部火源加熱,內部的坩堝傾斜成一定的角度以便存放熱熔玻璃液體。加熱時,窯爐口部分遮蓋一半圓形鐵質圓盤。”

熔料

在中國古代,玻璃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呢?

礦石原料在熔爐中熔化成液體,這個時候需要用鐵質吹管入爐取料。在清朝早年,鐵質吹管尚未被使用,需要同時使用琉璃管和鐵杖兩種工具。具體的操作工藝,孫廷銓《顏山雜記·琉璃》中記載:“凡製琉璃,必先以琉璃為管焉,必有鐵杖、剪刀焉,非是弗工。石之在冶,渙然流離,猶金之在熔,引而出之者,杖之力也。受之者,管也。授之以隙,納氣而中空,使口得為功,管之力也。乍出於火,渙然流離,就管矣,未就口也。急則流,緩則凝,旋而轉之,授以風輪,使不流不凝,手之力也。施氣焉,壯則裂,弱則偏,調其氣而消息之,行氣而口舌皆不知,則大不裂,小不偏,口之力也。”

熔料時要適時用嘴通過吹管吹氣,將玻璃吹成空泡。但吹之前需要注意,剛從爐中取出的玻璃溫度很高,是以一種稀薄的流體狀態纏在管上的。這之後需要掌握溫度,吹得太早液體玻璃就會流掉,吹得太晚玻璃就會凝固,所以需要把吹管不斷轉動,以防止流掉,也可以將吹管在空氣中舞動,使其快速冷卻。等到溫度合適,玻璃不流不凝之時,就可以進行吹製生產。吹的時候要注意控製吹氣時用力的大小,並且要使用特別的呼吸吐氣方法。

李太郭在《真實的中國人》中這樣描述:“吹製鐵管一般長3.5尺、直徑為1寸,一端為球形用於挑取液體玻璃料。吹製工匠們將吹管伸入窯爐內,接觸玻璃液體後連續轉動吹管,挑取一定量的玻璃後取出,在擱凳上用帶有較長手柄的鏟形工具均勻塑成球形。多次重複這一過程直到獲得足夠的玻璃液體後,工匠們便開始吹氣,根據重力作用玻璃膨脹,通常人們會在地上開個凹槽,以塑造玻璃球體。”

吹玻璃

在中國古代,玻璃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呢?

約在公元前200年,巴比倫發明了吹管製造玻璃的方法,此後傳入羅馬、波斯,又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

上一頁2/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