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玻璃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呢?
中國的玻璃製作工藝曆史久遠,戰國時期已采用模鑄法製作較大件的玻璃物品。隋唐時期玻璃製造產業繁榮,出現了生活用品、陳設品、飾品等。那麼,在古代,玻璃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呢?本文正是原藏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兩種玻璃製作工藝圖譜之一,繪於1850年。
許多文明古國都很早就開始製作玻璃。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玻璃製品來自古埃及,而中國的玻璃製作工藝也曆史久遠,《尚書》中的“璆琳”一詞,後來成為玻璃的美稱。陝西扶風、岐山,山東曲阜等地均有西周時期的類玻璃製品出土。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出土的一把保存完好的青銅“越王勾踐”劍,劍身上有八字鳥篆錯金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鐱(劍)”,劍格的兩麵鑲嵌了玻璃和綠鬆石,據推測,中國的玻璃製作技術,可能是從原始瓷釉技術演變而來的。戰國時期已經采用模鑄法製作較大件的玻璃物品,如1955年湖南長沙陳家大山墓出土的深綠色的渦紋玻璃璧,直徑達14.1厘米。這一時期玻璃製作方法逐步成熟,形成鑄、纏、嵌、磨等多種工藝。
漢代玻璃出現了更多新的品種形式,如玻璃耳墜、玻璃帶鉤、玻璃琀。最值得注意的是由玻璃製成的生活用品開始出現,如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玻璃盤等,這意味著玻璃器走進了日常生活。西漢桓寬《鹽鐵論》中說“璧玉、珊瑚、琉璃,鹹為國之寶”,用“琉璃”稱呼玻璃一直沿用到明代。據說清初皇家認為“琉璃”一詞與“流離”同音,不夠吉利,於是通稱為“玻璃”。玻璃古時尚有流璃、陸離、頗黎、火齊、琅玕、明月珠、瑟瑟等稱呼。
魏晉南北朝時,隨著以佛教傳入為主的中外頻繁交流,大量外國玻璃器進入中國,在外來玻璃器的影響下,開始出現吹製技術。河北定縣北魏塔基所出土的玻璃瓶和玻璃缽,就是以無模吹製的方法製成的。這一時期玻璃瓶和玻璃杯也開始普遍出現。隋唐時期,玻璃製造產業非常繁榮,品種多,用途廣,除了生活用品、陳設品,唐宋時期女性開始用玻璃作為飾品,出現各種玻璃戒指、珠、釵、釧等。宋代元宵節前後,蘇州到處都有店鋪出售各種彩燈,其中就有玻璃燈。宮中也在節令張掛蘇州進貢的玻璃燈,稱為“蘇燈”。元代設有“瓘玉局”,是官辦玻璃作坊,專門燒製“罐子玉”。
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說:“雪白罐子玉係北方用藥於罐子內燒成者,若無氣眼者,與真玉相似。”“罐子玉”亦稱“藥玉”,是一種仿玉玻璃器,這個詞在晉代郭璞注《穆天子傳》時已經使用。從元末始,山東博山顏神鎮逐漸成為北方的玻璃生產基地。明代,宮廷禦用監在此設作坊。清初,顏神鎮琉璃世家的後人孫廷銓撰寫了我國第一部有關琉璃工藝的專著《顏山雜記·琉璃》。
1982年,在博山發現了古代玻璃作坊遺跡。清代是我國古代玻璃發展最輝煌的時期,清代玻璃生產主要分布在北京、廣州和山東博山三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內廷設立琉璃廠(養心殿造辦處下設的玻璃廠),並邀請德國人紀理安(Kilian Stumpf)傳授西方玻璃製作技術,專門為皇室製造玻璃器。乾隆年間,玻璃製作發展達到高潮,品種包括單色玻璃器、套色玻璃器、畫琺琅玻璃器、金星玻璃器、刻花玻璃器、戧金玻璃器、攪胎玻璃器、纏絲玻璃器、描金玻璃器種種類型,玻璃的顏色達到三十多種。內畫鼻煙壺也是這一時期出現的獨特藝術品。19世紀中後期,玻璃廠逐漸衰落荒廢。
在一冊原藏法國國家圖書館的玻璃製作工藝圖譜中,記錄了製作平板玻璃的製備工藝,這種工藝在中國真正成熟是在晚清。從首頁“Youqua Painter/old street No.34”(煜呱畫,老街34號)的紅色牌記來看,圖譜的作者是煜呱(Youqua),這是一位19世紀40—70年代活躍在廣州的外銷畫家,以擅長繪製海港巨景聞名西方。以下內容即為這冊圖譜中所繪製的內容。
本文選自《好手藝:中國古人傳統工藝彩繪圖誌》,較原文有刪節修改。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本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好手藝:中國古人傳統工藝彩繪圖誌》,侯印國 著,[清]佚名 繪,台海出版社2022年6月版。
秤料
“料”既是對玻璃料的稱呼,也是清末北京流行的對玻璃的稱呼。北京本地不產,需從外地購買玻璃料加工成玻璃器,因此也將玻璃成品稱為“料”。圖中“料”主要是煉製玻璃的礦石。傳教士約翰·亨利·格雷(John Henry Gray)的《廣州行記》(Walks in the city of Canton,一譯《漫步廣州城》)一書中很詳細地記錄了其在廣州看到的用來製作玻璃材料的原料細節:“在永興大街的毗鄰街道中我們進入了一家名為仁信吹琉璃鋪的玻璃吹製工廠,我們在那裏愉快地觀看了製作過程,顯然,吹製玻璃技術已經被廣州人繼承。”以下列舉廣州人用來製作玻璃的原材料成分:鉛、砂、硝石、錫鉛合金和碎燧石玻璃。
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