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司馬氏主導的滅蜀、滅吳之役,為何總是演變為“二士爭功”的悲劇(2)

2022-07-27 11:19:07曆史大學堂

“二士爭功”:司馬昭拉偏架

據史籍記載,本來魏軍議定的伐蜀計劃,是鍾會率主力出駱穀、斜穀取漢中,鄧艾以偏師攻遝中牽製薑維,諸葛緒以另一偏師占武街斷薑維歸路。不想,薑維行動迅速,突破諸葛緒的阻撓,率軍進駐劍閣,倚仗地利與鍾會對峙。在這種情況下,鄧艾本應率軍與鍾會合兵一處共取漢中,但他卻不經請示,走陰平小路穿越七百裏山地,一舉攻占綿竹、殺敗諸葛瞻,成功迫降劉禪,立下了滅蜀的第一功。

然而,在這之後,他又再次獨斷專行,以鄧禹故事承製拜後主劉禪行驃騎將軍,太子為奉車都尉,諸王為駙馬都尉。鄧艾的所作所為,雖為滅蜀貢獻甚巨,但卻招致了鍾會的不滿和司馬昭的猜忌。司馬昭專門讓衛瓘告誡鄧艾:“事當須報,不宜輒行。”(《三國誌·魏書·鄧艾傳》)鄧艾卻不以為意,由此更加深了司馬昭對他的猜忌。

上圖_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

上圖_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

利用這一契機,鍾會、衛瓘、師纂共同上奏,說鄧艾“所作悖逆”,於是鄧艾被司馬昭下令逮捕並押回洛陽。但是,我們需要看到,鄧艾雖然獨斷,但這是屬於戰爭期間的相機行事,此外並無特別過分之處,無論如何不至於以“悖逆”而下獄。

但是,因其並不是司馬氏集團的核心成員,當身為大族名士的鍾會、衛瓘(衛瓘出身河東衛氏)等異口同聲表示鄧艾要反時,司馬昭便毫不猶豫將之鎖拿。值得注意的是,鍾會、衛瓘在滅蜀時並不與鄧艾在一起,他們對鄧艾的所作所為並不了解,而在鄧艾身邊、熟知鄧艾行事的師纂卻睜眼說瞎話,跟鍾、衛二人眾口一詞,可見鄧艾在司馬昭時代已經被大族名士們邊緣化到了何等可憐的境地。

上圖_ 《三國演義》中的衛瓘

上圖_ 《三國演義》中的衛瓘

事實上,司馬昭也深知鄧艾一案是冤案,鄧艾甫一被殺,他便派親信唐彬巡視隴右,以防鄧艾舊部借機滋事。但即便如此,他不僅無意於為其平反,更是在鍾會因兵變被殺後,對鄧艾的處置比對鍾會還要嚴酷。鍾會僅是處死其子鍾毅一人,鍾氏家族其餘成員憑借與司馬氏密切的關係不僅得免,為官者仍留職不撤。可憐的鄧艾在被衛瓘冤殺後,不僅諸子悉誅,其妻及孫流放西域。

在這場衝突中,不管願不願意,司馬昭隻能選擇袒護與自己關係親近的大族名士,因為這些人是他用以鞏固地位、代魏自立的資本。為了維係司馬氏集團的穩定,即便是對於有大功於己的鄧艾,他也隻能“拉偏架”。

上圖_ 孫皓

上圖_ 孫皓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