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流傳千年的“百戲圖”告訴你,古時的演藝活動有多豐富(2)

2022-07-21 10:56:04文彙網

山東沂南東漢末年(或魏晉)畫像石中的樂舞百戲圖頗為典型。畫麵上有三組樂隊分別為不同的雜技節目伴奏。第一組為七盤舞、尋橦、跳丸、飛劍等項目表演的伴奏樂隊,共十七人。下方有三排樂人席地而坐,第一排是擊小鼓的女樂五人組,第二排繪有吹排簫四人組,第三排從左至右為彈五弦的箏瑟類樂器、吹塤、謳員、吹竽。畫麵上方最前麵置一大型建鼓,一人執槌敲擊。中間有一鍾架,上懸兩件大鍾,一人雙手扶抱鍾槌作撞鍾狀。最後是一架編磬,旁有一人坐小方席上執槌敲擊。第二組是戲車七人樂隊。第三組是繩技(又稱履索或高縆之戲)伴奏的樂隊。畫麵中繩上有三人表演,繩下立插刀劍,尤為驚險。上方右側有伴奏樂隊。另還有五人各執一鞀鼓,在魚、龍之間戲耍。綜覽全圖,這幅石刻聲藝兼有,反映了在龐大樂隊伴奏下,百戲演出璀璨繽紛的盛況。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附近的和林格爾東漢墓室壁畫《樂舞百戲圖》更生動展現了當時封建地主官僚歌舞達旦的生前享樂生活情境。壁畫中有三處樂舞百戲場景,分別位於前室北壁拜謁下麵、中室東壁寧城圖中、中室北壁右下部,其中在中室北壁右下部的樂舞百戲表演形式是最多的,描繪了墓主人及賓客邊飲酒邊觀看樂舞雜耍的場景。畫麵中央偏左置一紅黃兩色勾繪的建鼓,兩側各有一人執槌敲擊。鼓周圍表演著跳丸、飛劍、舞輪、倒立、戴竿等雜技節目,表演者皆赤膊,束髻,肩臂繞紅帶,動作矯健優美。畫麵右側為伴奏樂隊,共九人,分別演奏簫、排簫、塤及打擊樂器等。畫麵色彩諧調、造型質樸生動,表演者各具姿態,神態傳神,氣氛熱烈。透過此壁畫,不僅可以了解漢代各地區的民族文化因素、民族精神傳承和審美的標準,還折射出漢代娛樂文化變遷的信息,即百戲表演藝術已從宮廷逐漸走向民間,成為人們喜聞樂見表演形式和民間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墓室壁畫《樂舞百戲圖》

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墓室壁畫《樂舞百戲圖》

隋唐散樂百戲圖:

呈現百戲雜陳、歌舞載道的壯觀表演場麵

“樂正則風化正,樂邪則政教邪”。曆經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更替、頻繁戰亂及隋開皇年間的“禁雜樂百戲”,百戲藝術幾經禁毀,可謂命運多舛。然而,連年的戰亂紛爭客觀上卻促進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由此百戲也取得一些成就,如有故事和角色扮演且兼唱及伴奏的歌舞戲、新型雜耍伎藝“水轉百戲”的演出方式等,甚至將百戲用於佛教節日也濫觴於此時。

隋煬帝即位後,極盡享樂之能事,將此前被放逐到各地的官方太常寺等機構的百戲藝人“大集東都”,舉行傾國力於一時的大演出。《隋書·音樂誌》對這場演出盛況有所記錄,稱戲場“綿亙八裏”,參演人數“殆三萬人”。本質上,隋煬帝此舉使得宮廷百戲雜技又開始盛行起來,也為唐代百戲藝術的興盛拉開了序幕。同時,隋煬帝時政令大改,百戲被編隸屬於太常,並以“散樂”之稱。唐代後,宮廷及豪家散樂百戲呈現出亙古未有的盛唐之風,不僅表現在不斷更新衍化的百戲類型、不斷提升的表演技藝水準與不斷擴充的演出規模,還表現在演出空前的活躍。

唐時宮廷散樂百戲的興盛與教坊興起有關,從唐高祖武德年間的最初出現,至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大規模擴充教坊組織,設立梨園、宜春院等特別組織,對唐宮廷散樂百戲的提高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也為宮廷經常組織聲勢浩大的演出活動提供了條件。盛唐時舉行的“大酺”(初名“設酺”,擺宴之意)即是大規模百戲表演的一項主要內容,逢節日或帝王生辰用以招待各國使節和各民族首領。無論規模還是水平,大酺均無可比擬,演出人員可多達數萬,觀眾數更不可計數。大酺主要集中在長安(興慶宮西南的勤政樓和花萼樓前)和洛陽(天津橋南麵的五鳳樓)兩處演出。長安的演出節目一般有走大索、手技、飛劍與跳丸,彩紮的山車、旱船,王大娘的尋橦及戲馬、鬥雞等。且穿插在雜技節目中的《破陣樂》《太平樂》和作為最後壓軸戲的馴象、犀牛跳躍等,也是一般大酺中不可缺少的節目。敦煌莫高窟217窟北壁“未生怨”壁畫中有一習武的畫麵,一方五人執矛,一方五人執盾,作搏鬥姿態,似為《破陣樂》或與此相類似的題材的舞蹈。我們也能從文人們的吟詠中感受當時大酺散樂百戲演出的雄壯, 恰如陸龜蒙“拜象馴犀角抵豪,星丸霜劍出花高,六宮爭近乘輿望,珠翠三千擁赭袍”詩中所描繪的。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北壁《宋國河北郡太夫人宋氏出行圖》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北壁《宋國河北郡太夫人宋氏出行圖》

此外,我們還能從敦煌壁畫以及各地墓葬石刻浮雕中看到豐富多彩的散樂百戲圖。圖像所呈現的百戲雜陳、歌舞載道的壯觀表演場麵見證了隋唐時期百戲藝術的輝煌曆程。以代表性的敦煌莫高窟為例,第9、18、55、61、72、74、85、138、156、236、361、454等窟壁畫中保存有北魏、隋唐五代至宋的散樂百戲演出圖,其中第9、61、72、85、100、156、454窟的百戲中還出現了為之伴奏的樂隊場景。這些圖像主要繪製在《楞伽經變》或出行儀仗隊中。

為紀念唐大中二年至鹹通二年(848—861)收複河西廣大地區的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開鑿於867年前後的第156窟中有關張議潮夫婦出行盛況的場景就有如是描繪。其中北壁出行圖題名:“宋國河北郡太夫人宋氏出行圖”,畫麵是行進中的樂舞雜技表演。中間四名女舞者,身著花衣,相對起舞,她們長袖飄動、姿態優美。樂隊六人,所持樂器有拍板、腰鼓、雞婁鼓、笙、橫笛、琵琶等。前麵有一力士,頭頂高杆,杆上和橫木左右有人表演各種姿態的技藝。旁邊有人擊拍板、大鼓伴奏。

“安史之亂”後,百戲藝人不斷遠走四方,百戲的主流開始轉至民間,而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則為宋元民間散樂百戲大發展大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開鑿於五代時期的敦煌莫高窟第61窟《楞伽經變》中民間世俗樂舞“百戲·戴竿”呈現以吹奏樂器為主、打擊和彈撥樂器並重的六人小型民間樂隊。可以說,隋唐宮廷及豪家散樂百戲圖承載著人們的精神寄托,在百戲發展曆史上留下了極為濃墨重彩的華章,是一所有待深入探索和發掘的古代藝術圖像庫。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北壁壁畫局部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北壁壁畫局部

上一頁2/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