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高明?(2)

2022-07-19 10:47:42明清史研究

與此同時,為了防備逃回草原的北元卷土重來,朱元璋在北方邊境由東向西配置了遼王、寧王、燕王、穀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九位塞王,其中尤以寧、燕、晉三王實力最為雄厚。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高明?

不過“宗王出鎮”終究是把雙刃劍,優點是能夠替朝廷屏蔽外敵,缺點就是“靖難之役”了。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果斷起兵,成為明朝“分封就藩製”最大的敗筆。

朱棣登基之後,為了防備其他藩王照貓畫虎,開始大肆削減各地藩王的兵權,同時再次嚴令“非有詔不得入朝”。所以從明成祖朱棣時期開始,凡是外地就藩的明朝王爺,大多過著看似奢靡的“半幽禁”生活,雖然衣食無憂但基本形同廢人。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高明?

根據明製,嚴禁藩王參政,藩王無聖命私自進京,錦衣衛可直接押入天牢,可見“分封就藩製”之嚴格,但即便如此,明武宗時期仍然爆發了寧王之亂。1519年,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的兵變,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隸西南一帶(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僅過四十三天,最後由贛南巡撫王守仁平定。

不過明朝這個製度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宗室人口眾多,有爵位者也極多,朱氏子孫坐吃山空,各地供養這些宗室子弟耗費巨大。明朝最終亡於內部的李自成等,而非外敵滿清,主因就是各地經濟被拖垮了,宗室要負很大責任。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高明?

而相比之下,清朝的“封爵固京製”是另外一種形式,清代的王爺不僅在外沒有封地,就連以前常用的“秦王”、“趙王”、“楚王”等霸氣名稱也棄之不用。清朝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以及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怡親王胤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上一頁2/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