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青銅時代,有多震撼?(6)
2022-06-29 11:29:11最愛曆史
為了吃上一口熱飯,奴隸主斥巨資設計了一套青銅炊具“甗”。它分上下兩部分,上半層可用於盛放食物,名叫“甑”。甑的底部有一層滿布小孔的箅子。下層是“鬲”,用於盛水。每隻甗的底部,還如鼎一般設置多足,可將它們架於火上烤。這便是曆史上最早的蒸鍋。
▲商代立鹿耳四足青銅甗。圖源:圖蟲創意
“食而能知其味”,為了給貴族更直觀的視覺和味覺享受,工匠們還特地在各式青銅器外立麵中加入雲雷、夔龍等紋飾,除了表明青銅器內的食物原型外,更彰顯了主人家的身份和地位。
可惜,在如此品類繁多的飲食形製中,商朝還是亡了。
與夏朝相似,商朝也亡於外患——上古周氏族崛起。
周人原本是商朝邊陲的一個小部落。因戎狄入侵,領袖古公亶父遂將部落遷至周原(今陝西岐山北)。
抵達西岐後,周人開始“脫戎俗,築邑定居”,學習商朝的農業文明。為了在當地站穩腳跟,古公亶父及其後人大力與當地羌人聯姻,並獲得了他們的支持。
▲周原遺址出土的日己觥。圖源:圖蟲創意
古公亶父去世後,幼子季曆即位。季曆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父親,他在位期間,師承其父遺囑,在當地大興水利,發展農業,推行仁義,富民強軍。不多時,周就成為商朝實力最強的外夷部落。
周的強大,引起了商朝的注意。
為了遏製周氏族的發展,商王室不斷利用周族去跟外來戎狄硬碰硬,打算通過戰爭消耗周部族的有生力量。
不料,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季曆率周人愈戰愈強,商王文丁亦不得不對季曆一賞再賞。幾輪下來,季曆成了商王室欽命的“商朝西部眾諸侯之長”,也就是《封神演義》中受人尊敬的西伯侯。
▲1990年版《封神榜》的西伯侯姬昌。圖源:影視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