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青銅時代,有多震撼?(5)
2022-06-29 11:29:11最愛曆史
與早先出現的爵不同,尊、罍等都考慮到了酒體貯藏。為避免過多的酒精揮發,設計者們通通為它們量身定做了蓋子,盡可能降低容器中的酒與空氣接觸。
參照祭祀,商代工匠又在尊、爵的切換中,發明出分酒器“壺”“卣”等。與大型容酒器類似,它們的瓶口也是帶蓋的。同時,為方便貴族們在酒桌上互相“滿上”,設計者還專門以鑄焊的方式在瓶身上,加了道“橫梁”,便於貴族們拿起。
▲商代祖辛卣,現藏於河南博物院。圖源:圖蟲創意
防止有人不勝酒力,提前喝趴下,貴族們還特地找人設計了一種用於調和酒味的器皿——“盉”。
自此,商人終於可以放開肚皮猛灌酒了。
有了美酒相伴,商代貴族們的餐桌又怎能少得了高級肉食?
在農業耕作水平發展的背景下,商朝的畜牧業也迎來了一次發展高峰。甲骨文中,人們形象地將豬圈寫作“圂”,把圈養牛寫作“牢”。
▲“牢”的字形演變。
而通過人類馴化的豬、牛、羊、馬、犬、雞等六畜,除了供給奴隸主驅使以及祭祀祖先外,大部分都成了主人家補充營養和體力的主要來源。
這時候,有一口好鍋,對商代貴族而言,便顯得十分重要。
作為調和五味的“寶器”,鼎在商代除了日常祭祀,就是奴隸主家中最大口徑的鍋。由於體型巨大,多數時候奴隸主會沿用其祭祀的功能,在鼎中烹飪大型肉食。
不過,大火易將銅合金的錫析出,致使青銅鼎結構不穩,因此,更多情況下,華麗的青銅鼎隻能用來盛放肉食,以彰顯主人家的高貴。
▲“婦好”鳥足銅鼎,現藏於河南博物院。圖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