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他轉身遁入空門,卻仍牽掛眾生甘苦 | 李叔同的詩詞世界(8)

2022-10-14 14:17:46新京報

披發佯狂走。莽中原,暮鴉啼徹,幾株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 惹得離人消瘦。行矣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愁黯黯,濃於酒。

漾情不斷淞波溜。恨年來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淒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

/ /

●披發佯狂:典故:《吳越春秋》中,楚人伍子胥在父兄被楚平王殺害後倉皇出逃,過關時他“乃披發佯狂,跣足塗麵,行乞於市。”

此處詩人借用伍子胥典故,流露出其拳拳愛國情,希冀赴日留學以報效祖國。

●黯黯:①心情沮喪憂愁、低沉暗淡。②柳永《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韋應物《寄李儋元錫》:“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詩詞中“黯黯”常與“愁”勾連使用,兩者疊加,愁思加倍,此處詩人的“愁黯黯”即鮮明表現出其情緒的低落沉悶。

●淞波溜:淞指上海的吳淞江。詩人從上海去國留日,故在詞中使用“淞”作為江水的代表,此處表明詩人離國不舍、憂國激憤等情緒雜糅,蕩漾仿若吳淞江。

●二十文章:此處詩人是指其十九歲遷滬後,加入城南文社詩詞創作名列第一。詩人提及過去的輝煌,借此想要表達自己的豪情,對祖國現狀的憂慮以及報國之心。

●匣底蒼龍:此處詩人使用典故:晉王嘉《拾遺記》中有記載:“帝顓項有曳影之劍[……]未用之時常於匣裏如龍虎之吟。”本意指神劍威力巨大,後常用於形容人雖然不在世俗中心,但名聲遠揚。

結合上一句“二十文章驚海內”可以看出詩人的自信,以及對這次赴日留學滿懷期待與抱負,希冀借此救國於危難之中。

上一頁8/10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