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他轉身遁入空門,卻仍牽掛眾生甘苦 | 李叔同的詩詞世界(2)

2022-10-14 14:17:46新京報

是故,悲欣如一。

回顧李叔同的一生,兩次重要的人生轉向格外醒目。1918年五四運動爆發前,他完成了“政治-文藝”與“文藝-宗教”兩次人生轉向。這兩次轉向究竟為何會發生?當斯人已逝,他留下的詩詞就成了今天的讀者走進其內心世界的通路之一。本篇文章即從李叔同的詩詞進入,由此透視其人生中的這兩次重大轉向。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周刊》9月30日專題《悲欣交集》的B04-05版。

撰文 | 鄭欣怡

在清末民初仁人誌士中,李叔同(1880-1942)表麵與其他知識分子有著相似的求學之路,卻在1918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完成了“政治-文藝”與“文藝-宗教”兩次人生重要轉向。李叔同為何會發生如此轉變?為何他無法像其他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樣度過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間的黑暗期?皈依佛門後他是否找到了麵對中國現代性危機的破解之道?

“內融型”思想,

悲壯與悲婉的兩種情感模式

從思想史層麵展開討論,或許能探尋出一條幽微卻關鍵的脈絡。

無論是藝術理想還是宗教精神,李叔同具有較為穩定、隱蔽的思想特質。筆者將其概括為“內融型”思想,即思緒少向外明顯表露,情感指向以落於個人層麵為主,呈現出脆弱、少堅韌性的特征。以李叔同憂國詩詞為焦點,分析其情感模式與蘊含於中的“內融型”思想,我們可以看到李叔同遭遇政治理想、藝術追求破滅的兩次精神危機。這些危機與思想特質之間相互纏繞,構成一幅複雜圖景。如果將視野放寬於中國現代性進程,李叔同式的精神自我救贖之路則會帶來別樣的啟示。

李叔同早年憂國詩詞的兩種情感模式——悲壯和悲婉——給予了我們把握其“內融型”思想的方式,即悲哀家國不再卻缺少為何國破與如何救國的思索。

上一頁2/10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