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2)

2022-09-23 09:45:25曆史大學堂

講完這些,我們就能明白曹魏政權的正統性源自何處。

首先,曹魏集團牢牢抓住漢末時流行於社會的“代漢者,當塗高也”這一讖語,以此說明“比昭有漢數終之極”,即漢室將終,而取代漢室統治天下的將是“當塗高”所代指的“魏家受命之符”,因為“塗者途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魏”字的意思是指道路兩邊高大的宮闕);當道(途)而高大者為魏,魏當代漢。”(《三國誌·魏書·文帝紀》)。通過這一解釋,曹魏便有了“受天命代漢”的輿論根基。

其次,曹魏占據了中原地區,而中原地區是正是中國古代所尊崇的“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三代故地”,是“受命於天”的天子信物之一,誰占據了中原地帶,誰就在正統性的解釋上具有“虞夏之興”的強大號召力,也能夠借此得到廣大中原士人的支持。

由此可見,曹魏政權是通過讖緯之說的聲勢營造,結合其占據中原的實力條件,最後以“漢魏禪代”的和平過渡方式複製了古人極度推崇的堯、舜、禹三代間的“虞夏之興”典故,通過“其德同天”的天命之說,將自己逐步送上了正統地位。

上圖_ 劉備(161年-223年)

上圖_ 劉備(161年-223年)

蜀漢:以伐罪為根基搭建“湯武革命”的天命說

和死對頭不一樣的是,蜀漢以“湯武革命”理論為核心,創建了與曹魏完全不同的天命體係,以證明政權的正統性。針對曹魏所述的漢室將終,而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說法,蜀漢旗幟鮮明地指出“漢有天下,曆數無疆”(《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說明漢家經過二十四帝的傳承,其間雖有王莽篡逆,但仍由光武實現中興,因此其氣數不會消亡。

故而,由劉備開創的這個政權叫做“漢”,它繼承的是太祖劉邦(劉邦為漢太祖高皇帝,習慣上稱高祖)的“漢”與世祖劉秀的“漢”,隻不過是被曹丕暫時“竊居神器”(《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而已。曹丕的篡逆之舉弄得天怒人怨,故而由劉備開創的這個“漢”將遵從上天的旨意“恭行天罰”,以延續大漢的天下。

上圖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上圖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可見,蜀漢政權是以“恭行天罰”,即討滅曹魏作為自己立國合法性的基礎。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代,“湯武革命”成為除三代禪讓外,另一種秉承天命而取天下的典型模式。商湯滅夏、武王伐紂,乃是因夏桀、商紂多行不義、獲罪於天。故而湯、武“代天行誅”,正是“其德同天”的體現。而如今曹丕篡逆、上天不容,蜀漢伐之,便是效仿湯、武的“代天行誅”,同樣是“其德同天”的體現。

上圖_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上圖_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