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雍正和他最最親愛的十三弟,關係究竟有多好?(3)

2022-08-26 12:02:15博物館|看展覽

“和碩”二字自不必說,清宗室封爵第一級為和碩親王,這是最高等級的晉封。

這個“怡”字很有意思。其他親王、貝勒的稱號,多為皇帝對其的勸勉,亦或者是普通的吉字,譬如“廉”“誠”“莊”之類,唯獨胤祥這個“怡”,多了幾分溫情——

後人普遍認為雍正給他十三弟的“怡”字典出《論語》:“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即兄弟之間親熱的樣子,當然,這是很合理的解釋,畢竟老四與老十三的確親密無間。

但聯係雍正自己的“雍”(胤禛還沒即位時便是“雍親王”),還能找到一些典故:“兄弟親從,同居共財,怡怡雍穆,人所不間……”“泌南一歲沾手塗足之勞,必於肅霜滌場之餘,羔羊朋酒之饗,雍雍怡怡於東郭一堂之上,亦不知其勞矣。”還有“仁者之家,父子愉愉如也,夫婦雍雍如也,兄弟怡怡如也,僮仆欣欣如也,一家之氣象融融如也。”

包括後來雍正賜給怡親王的交輝園,也有“兄弟既翕,謂之花萼相輝;兄弟聯芳,謂之棠棣競秀”之意。

總之,雍正就是要把對他十三弟的偏愛敲鑼打鼓地昭告天下。

胤祥並未辜負這份偏愛。自他四哥即位,恩寵不絕,除了體現在授予大權上,還有源源不斷的金銀賞賜。胤祥回絕了很多物質上的獎賞,對雍正給予的權力卻照單全收,從不客氣——他可不是小說和影視劇中無心權勢的“俠王”,他們是誌同道合的夥伴,有著如出一轍的政治抱負,提攜玉龍為君死,才能對得起這份沉甸甸的信任。

來源/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截圖

來源/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截圖

雍正元年,任總理事務大臣,總管戶部、會考府;雍正三年,總理水利營田事務;雍正七年,任軍機大臣……胤祥滴水不漏的性格、出色的才幹和雍正對他始終如一的倚重,使得他在雍正朝位極人臣,被後人戲稱為“常務副皇帝”,雍正自己也說:“軍務機宜,度支出納,興修水利,督領禁軍,凡宮中府中事無巨細,皆王一人經畫料理。”

(題外話:雖然雍正有很多弟弟,但他在上諭中單獨提起“王”“王子”的時候,基本上指的就是他十三弟。)

可以說,雍正幾乎是把自己的半壁江山交給怡親王一同治理,一個敢給,一個敢要,兩心如一,自始至終都毫無隔閡猜忌(雍正多次明言要求臣子去與怡親王結交),這在封建王朝是多麼難得!

來源/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截圖

來源/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截圖

除了國事,怡親王還負責養心殿監理製造、諸王子事務、雍正舊邸事務、選擇雍正陵址……這些姑且可以算是家事。胤祥對待家事一樣認真仔細,甚至隨口就能說出給雍正做的衣服尺寸誤差,凡經他手之物,雍正表示“無不精詳妥協,符合朕心”。

琺琅彩瓷自清康熙晚期創燒後一直被視為名貴的宮廷禦用瓷器,深受曆代皇帝的珍愛。雍正時,琺琅彩瓷的燒製更為皇帝重視,燒製時往往要秉承禦旨,在怡親王的主持下,分別於清宮造辦處、圓明園造辦處及怡親王府三處設窯燒製。

雍正還會將皇子交給怡親王照料。除了在五皇子弘晝幼時生病得怡親王尋藥相救,被雍正命令認這位十三叔為父之外,四皇子、五皇子,還有年幼的福惠等都曾遵父命跟著怡親王去圍獵過。在寫給年羹堯的朱批中提及這次圍獵時,雍正沒怎麼多提兒子,倒是一直在念叨“王今春夏,總小不爽,隻覺瘦弱……”

(年羹堯表示:我也不是很懂皇上為何要在給我的批複裏心疼他弟弟。)

關於這次圍獵,雍正和怡親王還有幾封非常溫馨的往來書信(請安折子和朱批):

怡親王:“……聖主辦理天下之萬事,而臣等遵照訓諭盡行遊獵,除沾恩之外,並無他事。皇上若不為我眾奴才而聖意有所憂慮,則我眾奴才之福矣。……”(這裏怡親王還是比較官方的語氣:四哥你好好辦公,我們就遵照你的指示打獵去啦,別為我們憂慮。)

朱批:“……朕確為爾等憂慮。所憂慮者,當爾等肥壯而返還時恐怕認不出來也。”(雍正卻忍不住開弟弟玩笑了:我確實為你們憂慮呀,怕的是弟弟回來胖得我認不出來了。)

清 郎世寧 郊原牧馬圖卷。來源/故宮博物院

清 郎世寧 郊原牧馬圖卷。來源/故宮博物院

上一頁3/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