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兩千年前,一支“艦隊”從浙江台州出發,駛向台灣……(3)

2022-08-26 11:18:09國家人文曆史

就戰船動力而言,考古研究表明,漢代主要以舵、櫓、棹為主;但東吳時期的戰船卻多已使用船帆。《太平禦覽》引萬震(吳丹陽太守)所著《南洲異物誌》中記載,東吳海船已配備了“四帆”,根據風力大小與方向不同對船帆進行升降,就能利用側向風疾速航行,同時也能保證船體的平穩與安全。此外,漢末時期還出現了“碇石”,孫權攻打黃祖時,後者曾在戰船上增加“碇石”,用來保證船隻在遠離岸邊後仍能保持相對平穩。這項“黑科技”,孫權在擊敗黃祖後自然能輕易獲得。

縱觀東吳的“大航海運動”,動輒上萬乃至數萬人,如此龐大規模催生出了一大批巨型戰船。當時,東吳能批量生產“樓船”,最高可達五層,如“長安”“飛雲”“蓋海”都是聞名一時的巨型樓船,一次可容納三千人乘坐。除了裝人之外,東吳用來遠航的商船,也同樣能裝載大批貨物,《荊州土地記》記載“湘州七郡,大艑所出,皆受萬斛”,換算成現代單位,東吳一艘商船便可載重數百噸。難怪,東吳能一次從遼東、高句麗運來上百匹戰馬。如此驚人的容量,自然對船體厚度與造船材料有著嚴格要求。上文所引周處《風土記》中提到的豫林,便以生產優質木材而聞名,這種產自江西一帶的“豫材”,“皆以多曲理盤結為堅勁也”,非常適合建造大型船舶。

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友好貿易的前提。

因此,東吳不僅有大噸位的商船,也有分工明確的各種“戰艦”。如充當主力的“鬥艦”,其船舷邊上帶有高大、堅固的護牆,無懼各種衝擊;又如“艨衝”,這種全身上下都蒙著厚厚牛皮的小型戰船,船體狹窄,非但能輕鬆擋下敵人的槍林彈雨,也能快速地靈活遊走,並從專門的射擊孔中向外瞄準射箭。此外,還有更小、更快但數量驚人的“舸”,它能騷擾、幹預敵方戰船的行進路線,從而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正是憑借這些優勢,東吳水軍才能“製霸”東南沿海地區,並開展大規模航海運動。孫權還曾在秣陵、京口、武昌、溫州、南昌等地設立多個造船基地;另外還有建安侯官(今福建福州)與廣州番禺(今廣州市)兩地,主要生產大型船隻,用以遠航海外。至東吳滅亡時,西晉僅在吳都建業一地便繳獲了5000餘艘船隻。東吳造船的規模與水軍的發達,可見一斑。

參考資料:

1、陳壽撰,裴鬆之注《三國誌》,北京:中華書局,1982.7

2、許雲樵:《康泰吳時外國傳輯注》,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1971.3

3、沈瑩撰;張崇根輯校《臨海水土異物誌輯校》,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 2013.12

4、吳壯達:《台灣的開發》,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

5、張俊彥:《古代中國與西亞、非洲的海上往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5

6、舍人親王:《日本書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11

7、周維衍:《台灣曆史地理中的幾個問題》,《曆史研究》,1978年第10期

8、趙和曼:《<吳時外國傳>考釋》,《印支研究》,1983年第4期

9、張崇根:《三國孫吳經營台灣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1期,後收錄於氏著《臨海水土異物誌輯校》,海峽出版社2013年版

10、葉哲明:《東吳衛溫、諸葛直遠規台灣出海港口考析》,《東南文化》,1990年第6期

11、劉興詩:《中國古代海事活動與海權意識》,《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第5期

12、鬱衝聰:《四種中古“異物誌”考訂、輯補》,《史誌學刊》,2022年第3期

13、譚書龍:《魏晉南北朝水軍研究》,安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5

14、張俊:《安徽蕪湖挖掘台灣“開山之祖”陳棱史料 搭建皖台交流平台》,中國新聞網,2017年4月25日

作者 | 瀛洲海客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