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除了槍炮、坦克和飛機,蘇聯還給了誌願軍哪些援助(3)

2022-08-10 11:06:30曆史大學堂

技術培訓至關重要,實現誌願軍戰力跨越式提升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想使武器裝備發揮最大威力,離不開人的使用和操作。作為人民軍隊經曆的第一場現代化戰爭,誌願軍白手起家,在短時間內成立並完善了防空、裝甲、防化、空軍、岸防等軍兵種的建設。蘇聯除提供了大量武器外,更在技術型裝備的使用操作上傾囊相授,使誌願軍綜合戰力在短時間內出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早在1949年7月,為應付蔣軍殘部戰機對解放區的空襲騷擾,北京就決定以蘇援為基礎組建人民空軍。8月,中蘇雙方經協商,由蘇方協助中國建立6所航校,並提供全套的飛行、地勤、氣象、空情訓練。在蘇聯的幫助下,中方僅用了不到兩個月就建成了第一所航校,同時780名蘇方專家抵華,開始“手把手”培訓人民軍隊第一批空軍骨幹。

上圖_ 巡邏中的中國東北邊防軍士兵正向鴨綠江對岸瞭望

上圖_ 巡邏中的中國東北邊防軍士兵正向鴨綠江對岸瞭望

朝鮮戰爭爆發後,由於美機屢屢入侵我東北領空,應中方要求,蘇聯加大援助力度。從1950年11月到1951年10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蘇聯幫助中國迅速組建了10個航空殲擊機師,其中6個具備了初始作戰能力。由於當時敵我兩軍都大量使用噴氣機作戰,而噴氣機空戰經驗對誌願軍來說幾乎是一片空白。

於是蘇聯教官、顧問、技術人員從噴氣機的基本原理和技術特點入手,通過理論教學、戰例剖析、模擬飛行、上機實操、要點說明等方式,將各個知識點“掰開揉碎”細細灌輸,在短時間內使人民空軍第一批噴氣機駕駛員熟練掌握了噴氣機的性能特點、作戰需求和技術要點,並很快升空實戰取得戰果。到1954年,中方已組建了28個航空兵師,成為擁有超過3000架戰機的世界第三空軍大國。

上圖_ 蘇聯在誌願軍入朝參戰後,在中國東北地區迅速組建了第64殲擊航空軍

上圖_ 蘇聯在誌願軍入朝參戰後,在中國東北地區迅速組建了第64殲擊航空軍

除去空軍,裝甲部隊也是技術含量極高的軍兵種。

在1950年11月蘇聯第一批10個團的援華坦克和自行火炮到位,隨行駕駛員和工程師在移交裝備的同時,就地轉為教官訓練中方裝甲部隊官兵,同時蘇軍坦克和裝甲炮兵總局還派出顧問,指導中方組建各級裝甲部隊指揮機構,協助製定裝甲兵編製、操典、教程等全方位製度規範,在極短時間內使人民軍隊走完了從純輕步兵邁向坦克機械化重裝部隊的“第一步”。

1950年10月剛入朝時,誌願軍沒有一輛坦克、一輛裝甲車、一門自行火炮,到1951年6月已經擁有了5個坦克自行火炮團,每團擁有30輛T—34中型坦克、6輛IS—2重型坦克、4輛ISU—122自行火炮,此外裝甲部隊還附屬有1個摩托化步兵營、3個工兵營、3個高炮營。中國幾乎在一瞬間就擁有了當時亞洲國家中最強大的裝甲力量,並在隨後的朝鮮戰場上大放異彩。

上圖_ 向敵人發起衝鋒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坦克部隊和步兵部隊

上圖_ 向敵人發起衝鋒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坦克部隊和步兵部隊

曆史雄辯地證明,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確實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援助,這一點無需避諱。雖然這種援助談不上無私,但無論如何,這確實是中方在當時能夠得到的水平最高、也是唯一的大宗國際軍事援助。已經湮沒於曆史中的蘇聯盡管做過不少有損兩國友誼的事,但它給予中國革命事業的幫助與支持,是不該被遺忘的。實事求是地厘清當年蘇聯援華的具體情形,對於今天我們的發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