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除了槍炮、坦克和飛機,蘇聯還給了誌願軍哪些援助(2)

2022-08-10 11:06:30曆史大學堂

在源源不斷的蘇製卡車的加持下,誌願軍的後勤保障能力空前提升,由此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誌願軍的火力水平大為改觀。第四次戰役前,誌願軍的大口徑火炮的炮彈儲備平均每門僅150發,而第五次戰役後期則達到400發;高射炮彈由每門720發暴漲到1666發。

第五次戰役前後,後勤部門共向前線輸送了1.12億發子彈,201萬發迫擊炮彈,95萬發榴彈、山炮彈及反坦克炮彈,還有337萬枚地雷、手榴彈、爆破筒,誌願軍一線12個軍和6個炮兵師囤積了8個基數的輕武器彈藥和14.5個基數的炮彈,分別達到第四次戰役前的4倍和12.6倍!正因為有這般相對厚實的彈藥儲備,誌願軍才能在夏秋季防禦作戰中頂住優勢敵軍的瘋狂反撲,讓聯合國軍損失8萬人才拿下幾個無足輕重的小山頭。

上圖_ 誌願軍某部入朝前誓師大會,台前擺放著迫擊炮、重機槍

上圖_ 誌願軍某部入朝前誓師大會,台前擺放著迫擊炮、重機槍

超80%的彈藥供給,確保了誌願軍戰爭後期“火力充足”

現代戰爭的彈藥消耗量是巨大的,尤其是裝備水平越高、武器殺傷效能越高的軍隊,其彈藥消耗程度更是令人瞠目。入朝之初的誌願軍雖然是一支僅有少量炮兵輔助的輕步兵軍隊,但其彈藥消耗水平仍然遠遠超出之前人民軍隊所經曆的任何一次戰爭。

以第二次戰役為例,負責執行縱深穿插任務的第38、42兩軍消耗掉了其儲備的步槍彈的78%,衝鋒槍彈的61%和幾乎全部的機槍彈、手榴彈、迫擊炮彈;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第3兵團三個軍(第12、15、60軍)及第40軍的槍彈、手榴彈、炮彈消耗分別達到戰前預計的151%、109%和126%。1951年第一季度,誌願軍共消耗彈藥14100噸,而國內同期僅生產了1500餘噸。

上圖_ 長津湖戰役中,誌願軍用迫擊炮向敵人陣地發起攻擊,攝於1950 年末

上圖_ 長津湖戰役中,誌願軍用迫擊炮向敵人陣地發起攻擊,攝於1950 年末

關鍵時刻,蘇聯立即施予援手。1951年3月,首批35個師的蘇式輕武器就位,蘇聯一並將1250萬發步槍彈、660萬發衝鋒槍彈、1029萬發機槍彈送達第19、3兵團,後續又為率先入朝的第13、9兵團補充了778萬發步槍彈、550萬發衝鋒槍彈和802萬發機槍彈。而1951年通過搜羅庫存、收拾家底,國內傾全國之力也隻向前線供給了750萬發步槍彈、180萬發衝鋒槍彈和980萬發機槍彈。

我們僅以步槍彈為例,就能體會到蘇援彈藥的重要性。在上甘嶺43天的激戰中,誌願軍共消耗步槍彈5800萬發,平均一天要打近135萬發。也就是說,1951年國內提供給前線的750萬發步槍彈,放到上甘嶺僅僅隻夠打5.6天!如果沒有蘇援彈藥,戰局會變成怎樣恐怕不用多說。

上圖_ 上甘嶺戰役中, 誌願軍戰士依托坑道射擊

上圖_ 上甘嶺戰役中, 誌願軍戰士依托坑道射擊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