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中國人深信的兩份傳世奇圖 暗藏一個千年謊言?

2022-07-22 09:33:35文化縱橫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導讀】,《河圖》《洛書》是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被後世看作中華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漢代儒士認為,河圖就是八卦,而洛書就是《尚書》中的《洪範九疇》。河洛之辭,最早見於《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又見於《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易·係辭上》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之說。

對此,黃宗羲、黃宗炎作出嚴厲批評,明確“河洛”為地理方冊,澄清“河洛”與《周易》的關係,全力駁斥漢宋“河洛”之說。究其緣由,黃氏兄弟身處明末清初社會政治亂局和以理學反動為主的文化思潮中,清算朱熹易學是其社會文化反思的一部分。在王朝政治失序,整體的政治文化和個體的精神價值急需重建之時,他們試圖以澄清“河洛”之說為切入點,解決當時的精神危機。

晚清民國之際,中國社會急劇變革,黃氏兄弟的政治思考、批評意識和理學反動精神又適逢其時,得到梁啟超、章太炎、錢穆、胡適等諸多學者的重視。正如錢穆所言,“晚明諸遺老的史學,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理學’,亦可說是一種‘新理學’,他們要用史學來救世教人。”

黃氏兄弟的批評,一度對“河洛”之說產生嚴重衝擊。本文作者認為,“河洛”之於現代,不必然成為中國文化重建的重要部件和處理對象,但仍需在重建過程中給予適當位置。我們今天如何恰當地處理像“河洛”這種在曆史上與當前都存在爭議的問題,更加考驗我們如何定義和對待“傳統”及“中國”,而不僅僅是把它們當作“迷信”或是“文化圖騰”。

“河洛”批評與自覺

——基於黃宗羲、黃宗炎的

上一頁1/1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