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沒有他,也許就沒有永樂盛世(3)

2022-07-19 11:01:18最愛曆史

06 一代名臣心中的“道”

當太子朱高熾將朱棣駕崩的噩耗告訴了在詔獄中的夏原吉時,史載,他伏地痛哭。

對於沒能勸阻老皇帝北伐,他是懊惱的。

但他此時心裏很清楚,太子前來找他的用意。

當太子詢問他,自己登基後應該怎麼執政時,他向太子提出了三條建議:

1、立即停止鄭和下西洋項目;

2、賑濟災民,同時蠲免賦稅;

3、為“建文舊臣”翻案。

對於前兩條,監國多年的太子也深有體會。

但最後一條,太子猶豫了。

他很清楚為“建文舊臣”翻案,等同昭告天下,他們家得位不正。

夏原吉指出,雖然“永樂盛世”創造了繁榮昌盛,但由於嚴刑峻法,統治階層內部也產生了諸多尖銳的矛盾。

解決“建文”遺留的曆史問題,可以有效彌補大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創傷。

太子朱高熾經過一番思索,最終同意了。

在之後的仁宗一朝,夏原吉曆任太子少傅、少保等職,以“三公三孤”身份繼續為大明王朝保駕護航。

宣德五年(1430年),曆仕五朝的“永樂盛世最強保障”夏原吉溘然長逝。

縱觀夏原吉這一生,從最開始不顧自身安危,為國工作到後來力勸皇帝終止北伐計劃。

他的心裏始終存著一個“道”,一份承載天下蒼生生計的“道”。

也正是因為心中的“道”,使他在處理國家政務,為國理財時,總能首先想到百姓。

即便這有時會忤逆當政者的意願,使自己陷入險境。

但也因為心中這份“道”,他為永樂盛世之後大明帝國的發展提供了發展藍圖。

在朱棣之後又誕生了一個十年治世——“仁宣之治”。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