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大宋繁華酒業背後的存亡之道

2022-07-11 14:22:09新京報

北宋時代的開封,實是一座酒城。開封之所以會變成一座酒城,是因為皇帝們希望它變成一座酒城。

白礬(fán)樓坐落在北宋開封城東華門外的景明坊,是當時最有名的酒樓。

《東京夢華錄》裏說,開封城內的酒樓,樓門口普遍張燈結彩。進店後是寬敞的廊廳,沿廊廳走百餘步,是南北朝向的天井。天井兩側,是供客人就餐的舒適包間。到了晚上,酒樓內光影搖曳,好不熱鬧。還會有濃妝女子群倚在主廊窗邊,“以待酒客呼喚,望之宛若神仙”。

這些酒樓當中,最豪華氣派的便是白礬樓。孟元老於紹興十七年(1147)撰成《東京夢華錄》時,仍念念不忘該樓昔日的盛景:“宣和間,(白礬樓)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那白礬樓高三層,共五座,樓與樓鼎立錯落,以有欄杆的飛橋相連,明暗交織,裝修華美,夜夜燈火輝煌。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周刊》7月8日專題《東京夢華》的B05版。

宛如摩天樓的百年老店

白礬樓這個名字,也許源於該樓早期經營過白礬。礬在北宋是政府控製的專賣品。相比另一種專賣品酒,礬的市場要小得多,所以白礬樓後來成了酒樓,隻有與白礬專賣有關的樓名留存了下來。

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八月,朝廷有一道詔書提到該樓,內稱:“白礬樓酒店如有情願買撲,出辦課利,令於在京腳店酒戶內撥定三千戶,每日於本店取酒沽賣。”買撲就是包稅。腳店指的是那些沒資格釀酒的酒館,對應著自朝廷取得了釀酒資格的正店。詔書的意思是:如果白礬樓能承包下相當數量的稅額,那麼朝廷可以讓該樓做正店,並從開封城的眾多腳店當中撥三千戶,讓他們向白礬樓買酒。由此可見,白礬樓轉型為正店酒樓,是在宋仁宗時代。因資本雄厚,甫一轉型便能對接三千戶腳店。

上一頁1/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