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早已是淡出政壇的“圈外人”,為何能扳倒曹爽

2022-07-07 17:22:57曆史大學堂

發生於正始十年(249年)的高平陵之變無疑是三國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僅拉開了魏晉嬗代的大幕,也標誌著三分歸晉進入倒計時。

然而,在以往的曆史敘事中,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事變的兩位主角,當時的司馬懿已經是一位淡出政壇十年的“圈外人士”,而曹爽卻是權傾朝野無人能及。

在這種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的情況下,司馬懿為何能夠一舉扳倒曹爽?這其中又折射出怎樣的曆史玄機呢?

上圖_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上圖_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曹魏元老,司馬懿的“親友團”

司馬懿自景初二年(238年)末被曹爽以晉封太傅為名罷去實權,到高平陵之變發生的正始十年,離開曹魏政治中樞十年有餘,自正始八年(247年)五月更是稱病不出。我們知道,一個人不管多麼位高權重,一朝下野,立馬就“人走茶涼”,何況十年。因此,司馬懿選擇在“力單勢孤”時向權傾朝野的曹爽攤牌,無疑要冒極大風險。那麼,司馬懿是哪裏來的勇氣,敢向曹爽發難呢?

我們來看史書上對政變中司馬懿規劃的描述:

於是假司徒高柔節,行大將軍事,領爽營,謂柔曰:“君為周勃矣。”命太仆王觀行中領軍,攝羲營。帝(指司馬懿)親帥太尉蔣濟等勒兵出迎天子。(《晉書•宣帝紀》)

通過此段的描述,不難看出,司馬懿政變之所以成功,高柔、王觀、蔣濟三人出力甚多。而這三人無一例外,與司馬懿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曹魏的元老重臣,而且都是自曹操時代起便效命於魏的四朝老臣。從這些功臣元宿都支持司馬懿,並親自參與政變、協助司馬懿的情況來看,元老集團毫無疑問是司馬懿最為重要的“親友團”。

上圖_ 何晏(?—249年),字平叔

上圖_ 何晏(?—249年),字平叔

那麼,這些曹魏元老為何都倒向了司馬懿而不支持曹爽?

答案就是曹爽得罪了他們。

曹爽排擠掉司馬懿獨攬大權後,便開始以親信何晏、鄧颺、丁謐等人主持選舉,“附會者升進,違忤者罷退”(《資治通鑒》卷七四),引起了朝野的普遍不滿。本來,魏明帝安排曹爽、司馬懿同時受命輔佐齊王曹芳,就有利用宗室、元老兩大集團相互牽製的意味。而現在這種平衡的打破,加之大量依附曹爽集團的政治投機者進入中樞,必然引發元老集團的強烈反彈。

而司馬懿作為明帝的托孤大臣,是元老集團的領軍人物,隻有他出來幹預曹爽的胡作非為,才即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又具有足夠的號召力。也正因得到了曹魏元老功臣們或明或暗的鼎力支持,司馬懿才能夠、至少是在輿論上擁有了叫板曹爽的基礎。

上圖_ 司馬師(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

上圖_ 司馬師(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