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前衛大膽敢受傷:魏晉女子都怎麼化妝?(4)

2022-07-07 16:10:15國際人文曆史

甘肅酒泉丁家閘十六國墓內壁畫上,為我們展示了一組隨性放縱的發型——不聊生髻。若以今天的審美看待這款魏晉時期爆款發型,大約會覺得有些許古怪。不聊生髻充斥著滿滿的“放棄治療”之感,有一種淩亂之美。然而這種發髻卻保留著魏晉時期發型的重要特征:高髻垂髾。所謂“垂髾”,即是梳完發髻後,不處理發尾,任由發尾自然垂下。垂髾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一直延續到南北朝,體現了發式的傳承性。

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

與發型相同,魏晉妝容也延續了東漢的妝容風格,並在此基礎上改良創新。伴隨著戰亂頻發、政權更替、禮教鬆弛、新思想風起雲湧的時代背景,魏晉人一方麵艱難求生,另一方麵又將情誌與興趣轉移到山水與生命之美中。因此,魏晉是中國藝術與審美發生重大變革的時代,同時又是發現“人”之美的時代。翻開魏晉時期的誌人小說《世說新語》,我們看到的女性,是富有生機與朝氣、敢於表達好惡的女性。比如女孩子們見到潘安這樣的美男子乘車出行,為表示對他美貌的喜愛,紛紛向車子上扔擲水果,導致車子被水果堆滿。這一行為有點類似於今天的女粉絲向偶像獻花,是一種多人參與的群體行為。“擲果盈車”這個故事,將當時女孩子們活潑爛漫的群像特征刻畫得淋漓盡致。這一時期的女性妝容,更加大膽地追求美麗與風尚,甚至不乏風格怪誕、立意稀奇的創新之舉。

<img

上一頁4/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