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浙江施嶴遺址是良渚王國的“國營農場”?(3)

2022-07-05 09:43:28華西都市報

“以往考古很少發現古稻田,就算有,要麼麵積不大,要麼證據不充分,施嶴遺址古稻田是大麵積規整塊狀的,最早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早期。距今6500年前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的確定,是本次發掘的最大突破。”王永磊說,“到目前為止,這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發現的麵積最大、年代最早的大規模古稻田,也是文化係列最完整、證據最充分的稻作農耕遺跡,是史前考古的重大發現,專家普遍認為是世界級的發現。”

2022年2月底,浙江餘姚施嶴遺址入圍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20大),並被列為“考古中國”重要成果。

有“井”字形路網和灌溉係統

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這塊古稻田的更多細節被發現,麵貌更加清晰。

施嶴遺址古稻田還發現了史前3個時期的田埂:第1期(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發現了1條田埂,第2期(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發現了12條田埂,第3期(良渚文化)稻田則明確發現了22條田埂。縱橫交錯的凸起田埂組成了寬大的路網,田埂不能相連的部分區域組成了灌溉係統。

2020年12月12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餘姚施嶴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在餘姚市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等4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證會。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林留根所長表示,施嶴遺址古稻田發掘現場非常震撼,刷新了大家對史前稻作農業的認知,“沒有想到崧澤時期乃至河姆渡時期就有大麵積的古稻田。稻田係統由‘井’字形路網和灌溉係統組成,一方麵體現的是技術管理,另一方麵體現的是行政管理。”

先民使用什麼工具耕作?

耕作這塊史前稻田,先民使用了什麼工具?可以想象到的是石器。據王永磊介紹,在施嶴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現場,在河姆渡文化早期的稻田邊緣發現少量夾炭黑陶片,可辨有陶釜的口沿。在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邊緣和古河道堆積中出土了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鼎、豆、澄濾器、罐等。在良渚文化時期的稻田邊緣和古河道堆積中發現較多陶片、石器等,陶器有鼎、罐、盆等,魚鰭形鼎足、紅陶罐數量較多;石器有石刀、斧、锛、礪石等。12號路東端出土一條用作田埂中墊木的殘獨木舟,船頭、船尾均殘缺,殘長5.6米、最寬0.8米、厚3厘米左右。

上一頁3/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