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施嶴遺址是良渚王國的“國營農場”?(2)
2022-07-05 09:43:28華西都市報
2020年1月,在離良渚古城遺址直線距離大約140公裏的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一個名叫施嶴的地方,繼2009年杭州餘杭茅山發現良渚時期水稻田之後,這裏再次發現良渚時期的水稻田,並且大麵積、自帶道路設施和灌溉設施,呈“井”字形,展現出相當高的稻作水平。這裏距田螺山遺址約400米,距河姆渡遺址約7.5公裏。有人猜測,這裏可能是良渚王國的“國營農場”。
“打洛陽鏟時,我們在距地表1-3米的深度發現了兩層沒有人工遺物但包含很多腐殖物的淤泥層,根據經驗判斷,這兩層應該是稻田層。”2022年3月28日,王永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隨後,王永磊請本單位做植物考古的鄭雲飛對挖出來的土壤進行大植物遺存和植矽體分析,確認這兩層堆積是稻田層。
勘探發現,這塊史前古稻田堆積分布麵積約8萬平方米,發掘區周圍古稻田總麵積達90萬平方米左右。為探索長江下遊史前稻作農業的發展和農耕方式的演變,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總麵積近8000平方米。
專家認為是世界級發現
經考古分析確認,這是一塊具有明確疊壓關係的三期大規模稻田,清晰展現出河姆渡文化早期(絕對年代為公元前4800-4500年)、河姆渡文化晚期(絕 對 年 代 為 公 元 前3700-3300年)和良渚文化時期(絕對年代為公元前3300-2600年)的田塊形態和稻田結構。發掘區完整剖麵顯示,三期古稻田之間和上下普遍有泥炭層和海相淤積層間隔。
古稻田堆積與自然淤積層的間隔,說明距今7000年以來,這裏出現了多次波動比較大的環境事件,其中包括類似滄海桑田的變遷。
時間來到2021年,先民在這塊地執著耕作稻田的故事得以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