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迷案”:漢獻帝的“衣帶詔”,究竟有無其事
史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稱接受獻帝密詔,與種輯、吳碩、王服、劉備等人密謀誅殺曹操,事敗,除劉備之外,其餘皆被曹操處死。這件震動當時漢朝朝野的大事,是漢末三國曆史走向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曹操借此一舉鏟除了漢廷中幾乎所有的反對派,從而完成了對大漢話語權的掌控,成為名副其實的漢帝國“代言人”;而長期蟄伏於曹操羽翼之下的劉備則據徐州反曹,由此正式與曹氏集團決裂,並拉開了曹劉兩家幾十年“決鬥史”的序幕。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曆史事件,各路史家在敘述時卻產生了相當的分歧。而分歧的焦點,就在於漢獻帝究竟有沒有授予過董承等人討曹的“衣帶詔”。因此,關於“衣帶詔”的真偽,一直都充滿了爭議。那麼,“衣帶詔”事件的真實性究竟如何?那封所謂的“討曹詔書”,究竟存不存在呢?
上圖_ 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漢獻帝
史書用字的推敲
我們先來看正史在談及這一事件時的描述:
“(建安)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後漢書•獻帝紀》)
“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 (《三國誌·蜀書·先主傳》)
“初,車騎將軍董承稱受帝衣帶中密詔,與劉備謀誅曹操。”(《資治通鑒》卷六十三)
可以看出,《後漢書》在記載此事時的用字十分肯定,“受密詔”三字直接點明董承等人接到了漢獻帝要求誅殺曹操的密詔。然而,在《三國誌》和《資治通鑒》中,作者下筆卻顯得有些含混不清。前者一個“辭”,後者一個“稱”,都表示董承隻是自己聲明得到過討曹密詔,但其是否是由獻帝授予則未作論斷。
上圖_ 董承(?~200年),字號不詳,冀州河間人(今河北省獻縣)人
我們知道,史學家在作史時,不可能真正做到完全客觀、寫實地還原史事。受其所處時代、輿論和政治形勢的影響,即便是再秉筆直書的人,其作品也難免會被打上鮮明的“環境烙印”。
《後漢書》成書於南朝宋時期,而南朝宋的統治者恰恰以漢室後裔自居。南朝宋時有一部著名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其中就滿是對曹氏集團及曹氏父子的各種明譏暗諷,著名的“七步成詩”便出自於此。在這種大的輿論氛圍下,《後漢書》所持立場也就可想而知: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無論是程序還是事實進程上,都有來自獻帝明確的廷議、策命和詔令。
但範曄在《後漢書》中均記載為 “(操)自立為魏公”“自進號為魏王”。很明顯,範曄就是要用這樣的表述,來抨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貶損曹魏政權的合法性。而在成書早於《後漢書》的《後漢紀》(東晉袁宏著)中,便表達了和範曄完全不同的意思:
“五年春正月壬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謀殺曹操,發覺,伏誅。初,承與劉備同謀,未發而備出。”(《後漢紀》卷二十九)
上圖_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曆史的紀傳體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