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明末遼東軍人的心理變化:祖大壽投降前經曆了什麼?

2022-06-08 10:23:22國家人文曆史

明崇禎四年(1631)七月,遼東總兵祖大壽奉命修築大淩河城,目的是以修城的方式作為進攻後金的手段,將關寧防線往前推。然而,祖大壽在大淩河修城尚不足半月,他率領的明軍即被聞訊趕來的清軍團團包圍。

在明軍與清軍的諸多戰事中,大淩河之戰的規模不算大,但影響卻不算小。尤其對明朝武將的集體降清,此戰可謂推倒了一係列多米諾骨牌,從此之後,明將投降自保成為一時風氣,而大量武將的流失,使得明軍原有的優勢逐漸喪失。對大明帝國來說,所謂“遼事糜爛”,自此已經難以挽回。

影視劇中的祖大壽。來源/電視劇《孝莊秘史》截圖

影視劇中的祖大壽。來源/電視劇《孝莊秘史》截圖

大淩河被圍困

重新修築大淩河城,本是老臣孫承宗主導的戰略規劃的一部分,亦即以大淩河城作為堡壘,與寧遠、右屯、錦州等地互為犄角,以充分發揮明軍擁有的火器優勢,避免與擅長流動作戰的清軍發生野戰。平心而論,這種戰略本身談不上多麼高明,實際上就是一種耗時費力的笨法子,實是在長期被動挨打的狀況下,明軍應付清軍的無奈之舉。

大淩河城被圍之後,皇太極並沒有實行強攻,而是采取了圍點打援的方法,一方麵在大淩河城外圍挖壕溝、築高牆,另一方麵用重兵進行打援,並先後多次擊敗明軍增援,使得被圍明軍很快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絕境。

圖片

影視劇中,皇太極圍困大淩河城。來源/電視劇《孝莊秘史》截圖

影視劇中,皇太極圍困大淩河城。來源/電視劇《孝莊秘史》截圖

遼東戰場上,長期與清軍交戰的關寧鐵騎乃是明國第一精銳。這支部隊最初發軔於執掌東北軍政數十年的李成梁時期,後經孫承宗、袁崇煥等人的精心打造,到了祖大壽時期,這支部隊已經成為百戰精銳,不僅軍中多有死士,而且名將如雲,像曹文詔、滿桂、趙率教、左良玉、周遇吉,乃至後來降清的吳三桂等人,均出自這支部隊。

關寧鐵騎同時也成就了祖家之於遼東名門望族的地位,祖大壽的祖父祖仁和父親祖承訓因軍功不斷升遷,先後出任援剿總兵官和遼東總兵官,在祖仁和祖承訓的提攜下,祖氏族人均獲得大小不等的官職。他們分別駐紮在錦州和寧遠等地,既有著雄厚的財力,亦廣置土地、蓄養家丁。他們雖然桀驁不馴,卻被明廷視之為不得不依靠的力量,即便是孫承宗、袁崇煥這些權傾一方的封疆大吏,麵對他們的種種過失,也隻能慰勉有加,卻不敢輕易得罪他們。

圖片

影視劇中的關寧鐵騎。來源/電視劇《江山風雨情》截圖

影視劇中的關寧鐵騎。來源/電視劇《江山風雨情》截圖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