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範仲淹蘇州治水記事(3)

2022-06-07 11:42:51吳文化博物館

範仲淹的治水之策,可以總結為六個字:修圍、浚河、置閘。他得到朝廷允準後,親自帶著民工疏浚了白茆塘、福山港、黃泗浦、許浦、奚浦、三丈浦、茜浦、下張浦和七丫浦等三十六處吳淞江的支流,又在入江和入海口設置了可以自由開關的水閘,果然數月之後,積水退去,良田重現。範仲淹高興地向朝廷彙報:“昨開五河,泄去積水,今歲平和,秋望七八。”

可惜範仲淹並沒有能看到第二年蘇州的水稻豐收的景象。他因治水有功,沒過多久便被召回了東京,開啟了他逐步踏入政權中心的道路。可是他的治水方略卻流傳了下來,為曆任史官和水利專家稱道,朱長文在《吳郡圖經續記》中讚道:“範公之跡固未遠,求其舊,纘其功,不亦善哉!”此後百年,兩浙諸郡整治水利的學者、專家、官員,都將範仲淹的方略奉為不二圭臬。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浙省平章政事集議浚決鬆江,僚屬任仁發便援引了範仲淹的想法:“修圍、浚河、置閘,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三者備矣,水旱豈可憂哉?”

範仲淹雕像 圖源:作者自攝

範仲淹雕像 圖源:作者自攝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範仲淹一麵治水、一麵賑災,振興農桑、創辦府學,與百姓同甘共苦、為蘇州盡心勞力的身影永遠刻在了蘇州百姓的心裏:常熟福山的閘門被人們稱為“範公閘”、常熟迎春裏建造了一座“範公亭”、原翼京門外風紀坊之北立有“範公祠”、白茆塘畔修建的圩堤被叫作“範公圩”,上題“甘棠遺愛”四字……以至於千百年後,蘇州火車站的廣場上,人們塑立了對蘇州影響深遠的七位先賢雕像,其中範仲淹的雕像最高最大,站在廣場的最中央。

參考文獻:

1.《上呂相公並呈中丞諮目》【宋】範仲淹

2.《答手詔條陳十事》【宋】範仲淹

3.《農政全書》【明】徐光啟

4.《吳中水利書》【宋】單鍔

5.《吳門水利書》【宋】郟亶

6.《吳郡圖經續記》【宋】朱長文

7.《吳郡誌》【宋】範成大

8.《夢溪筆談》【宋】沈括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