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範仲淹蘇州治水記事

2022-06-07 11:42:51吳文化博物館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五月下旬。

明 佚名《範仲淹畫像》 南京博物院藏

明 佚名《範仲淹畫像》 南京博物院藏

睦州初夏的陽光還不是很刺眼,已有稀疏的蟬鳴從綠楊陰中瀉出來。

“調知蘇州?”形貌清臒的中年文士手執調令,麵露猶疑之色。

一旁的寺丞歡喜道:“這不是很好嗎?姑蘇富饒之地,又是您的故裏,官家這是有意擢升了。”

“我朝素來避任本籍長官,官家雖然優待,我卻是無功不受祿啊。”文士放下調令,起身去拿紙筆,竟是打算寫辭表了。

“範公且慢,”另一個推官攔住了他,“您隻怕還不知道,蘇州水患已逾三月了。”

文士愕然:“竟有此事?”

“下官也是方才得知,去歲蘇州暴雨,連綿數月不退,農田被毀,災民多達十萬餘,官家此時調任範公過去,也是知道範公有治水之能吧。”這推官說的是天聖三年他在海陵主持修築捍海堰之事,此堰曆經挫折,終於天聖六年修成,當地人感佩其首倡之功,已將這座堤壩命名為“範公堤”。

“如此,範公還要請辭嗎?”寺丞和推官都望向這位素來敬重的長官。其人之賢他們親眼所見,如今又得重用,他們自然是為他高興的。

文士終是擱下了手中的筆,目光灼灼:“我去。”

於是這一年的六月,深受水災之害的蘇州百姓迎來了他們的新一任知州,也是從此千百年後,仍被蘇州人民牢牢記住的大賢,其名為:範仲淹。

《清平樂》中的範仲淹 劉鈞飾

《清平樂》中的範仲淹 劉鈞飾

範仲淹到達故鄉的第一件事,就是親率僚屬駕舟出胥口,跑到了洪災泛濫的太湖視看水情。盡管暴雨過去已有數月,昔日平和美麗的太湖卻仍未恢複從前光景。近湖鄉鎮被洪水淹沒的痕跡清晰可見,甚至尚有數百餘畝良田浸在積而不退的湖水中。

州府的大小官員聽到他們的這位新知州憂心忡忡地歎了口氣,回頭道:“今年的秋收怕是趕不上了,要做好開倉賑濟的準備。”倉子在一旁忙應了聲是。

民以食為天。多年來在地方為官的經驗讓範仲淹明白,賑災第一要務是安撫百姓,保障民生。他安排好賑災事宜,又吩咐縣丞去調取往年地方縣誌——蘇州城中地勢低窊,湖泊遍布、塘浦縱橫,又外接江海,可謂澤國,自古便是江南大郡、吳越重鎮。特殊的地理環境在促進蘇州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決定了它本身易發水患的可能。因此,曆朝曆代必有應對之策,可為何獨在本朝釀成如此大災,還得究其根源。

宋 範仲淹《邊事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宋 範仲淹《邊事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