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在帝王眼皮底下暗養死士失敗率極高,司馬懿是怎麼做對每一步的?(3)

2022-06-06 11:24:18國家人文曆史

對於這次改革的效果,史書褒貶不一。值得注意的是,《晉書》中曾記載了作為何晏政敵的傅玄之子傅鹹對這次改革的認可:“正始中,(曹爽)任何晏以選舉,內外之眾職各得其才,集然之美於斯可觀。”可謂評價極高。《晉書》還提道:“魏太和中,遣王人四處,減天下吏員,正始中亦合並郡縣,此省吏也。”高度評價了撤郡對行政開支的縮減。

但無論如何,裁撤郡級行政單位、限製地方中正官在官員選拔中的權力,都嚴重侵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莊園經濟為主體、世家大族當道的時代,這些作為注定是逆時代潮流而動的。

早在司馬懿政變前,太尉蔣濟就曾利用日食的機會上書,“夫為國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張其綱維以垂於後,豈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終無益於治,適足傷民,望宜使文武之臣各守其職,率以清平,則和氣祥瑞可感而致也”。意思就是,曹爽任用夏侯玄、何晏等人的改革過於激進,弊大於利,上天都在示警了,趕緊收手吧。另一方麵,曹爽為了增加自己一係的政治威望,對蜀漢發起了大規模入侵,結果在興勢之戰中遭遇漢將王平痛擊,損失慘重而一無所獲,反而進一步削弱了自己的威望。

因此,司馬懿在洛陽發起政變前,世家大族早已對曹爽集團普遍不滿。當時的太尉蔣濟、司徒高柔、太仆王觀等元老,在司馬懿發起政變後立刻與他積極配合,高柔、王觀等人利用自己的資曆和威望成功控製了留在洛陽的禁軍部隊。可以說,高平陵之變中,高柔、王觀、蔣濟為代表的老臣不但支持或者同情司馬懿,還紛紛參與了政變中的重要工作。這些老臣都是曹操時代出仕的、資曆和司馬懿相近的大佬,門生故吏遍及朝廷。他們的選擇,意味著文武百官中的大多數是支持司馬懿或者保持中立的,支持曹爽的人反而成為少數派。毫無疑問,曹爽一係激進的改革和曹爽本人的跋扈弄權已經讓大多數朝臣,尤其是切身利益受到極大侵犯的世家大族,都選擇站在曹爽集團的對立麵。

影視劇中,司馬懿和支持他起事的老臣。來源/電視劇《虎嘯龍吟》截圖

影視劇中,司馬懿和支持他起事的老臣。來源/電視劇《虎嘯龍吟》截圖

正因為如此,司馬懿的政變度過了最初的危險期後,便形成了對曹爽一係的壓倒性優勢。當時,桓範從洛陽城內逃出,當時曹爽集團正在緊急討論如何應對這次兵變,桓範建議調集兵力與司馬懿一戰。但在場的曹爽集團主要成員,都對桓範的建議報以沉默。曹爽本人性格固然軟弱,但是除了桓範外,幾乎所有人都不敢冒險,除了司馬懿在軍事上的聲望,洛陽城內的元老們以及他們背後的世家大族普遍敵對的態度,也是大家都不敢聽從桓範意見冒險的重要原因。在支持司馬懿的元老看來,這隻是一次世家大族們團結起來廢黜大權獨攬、侵犯他們利益的後輩曹爽的行動。司馬懿派出尚書陳泰、曹爽心腹尹大目等人遊說曹爽,最後是政變的主要參與者之一蔣濟出來做擔保,曹爽在放棄兵權後可以以富貴閑人的身份度過餘生。

然而,等曹爽當真放棄兵權後,司馬懿卻露出了自己隱藏幾十年的真麵目,他背信棄義,曹爽一係主要成員都被誅滅三族。何晏在曹爽執政初期頗有美譽,但因為和曹爽的心腹丁謐關係不好,此時已經和曹爽集團頗為疏離,但同樣被誅殺三族,不少當代研究者認為,這是司馬師對何晏的妒忌與忌憚所致。而深度參與政變、並為曹爽等人作擔保的太尉蔣濟,力勸司馬懿手下留情無果,隨後在內疚與自責中鬱鬱而終。

影視劇中,司馬懿屠殺曹爽一黨。來源/電視劇《虎嘯龍吟》截圖

影視劇中,司馬懿屠殺曹爽一黨。來源/電視劇《虎嘯龍吟》截圖

我們覺得曹爽愚不可及,更多是因為從他被誅滅三族的結果倒推了過程。當時,無論是蔣濟、陳泰等參與政變的大部分元老,還是曹爽一黨的主要成員,都認為這隻是元老集團對改革過於激進、侵犯太多人利益的曹爽集團一次兵不血刃的政變罷了。在漢獻帝、曹奐、劉禪、孫皓這樣的亡國之君都能以貴族身份得到善終的年代裏,放棄權力、主動服輸後以貴族和富家翁的身份終老,並不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反而是露出獠牙的司馬懿讓人意外。無論曹爽還是蔣濟都沒想到,做了三十年大魏純臣、已經快要入土的司馬懿,此時竟然會顧不得任何臉麵和規則,選擇用曹爽集團全族的性命,來完成自己改朝換代的野心。

司馬懿、司馬師父子以在軍隊中的部分中下層軍官為骨幹,以家族私兵為基本力量,聯合利益受損的世家大族,尤其是元老重臣,一起打倒了改革過於激進的曹爽集團。他之前蟄伏的幾十年,偽裝得實在太好了,以至於騙過了蔣濟這樣的老同事。當他選擇突然翻臉、撕毀協議誅殺曹爽等人、露出覬覦最高權柄的獠牙時,幾乎所有人都在震驚中喪失了聯合反製的能力。也正因如此,魏晉南北朝時期,暗中蓄養死士、明著養部曲私兵的豪門世族如過江之鯽,隻有司馬懿以此為基礎,步步為營,最終奪得了大權。

參考書目:

1、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06.6

2、班固《漢書》,中華書局,2012.4

3、範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12.4

4、陳壽撰/裴鬆之注《三國誌》,中華書局,2006.9

5、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1996.4

6、崔寔撰/ 石聲漢校注《四民月令校注》,中華書局,2013.5

7、王符撰/汪繼培注 《潛夫論·述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

8、陳忠海  《“正始改製”的局限與失敗》,《中國發展觀察》,2021.11

9、徐斌《正始名士的政治抱負——析夏侯玄<答司馬宣王時事議>》,《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7.12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