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身遁入空門,卻仍牽掛眾生甘苦 | 李叔同的詩詞世界(10)
/ /
《今日與明朝》
日暖春風和,策杖遊郊園。
雙鴨泛清波,群魚戲碧川。
為念世途險,歡樂何足言?
明朝落網罟,係頸陳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覺悲淚潸。
/ /
●策杖:①拄杖。②采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典故:“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這種拄著拐杖在郊園走走歇歇的愜意自由,流露詩人的今日歡樂。
●網罟:①捕魚及捕鳥獸的工具。②暗中化用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的“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一句,此處想借此表明明朝的不幸,失去自由,落入塵網。
●係頸:用繩子拴著脖子,表示投降屈服。賈誼《過秦論》中曾有:“百越之君,俯首係頸,委命下吏。”
●市廛:①街市上的商店;店鋪集中的地方。②這裏“係頸”與“市廛”的雙重疊加,身不由己、拘束、屈辱等情緒雜糅,與前文的“策杖遊園”、“雙鴨戲水”等今日之景形成對比。
●刀砧:刀和砧板,意指宰殺。此處詩人指被放於砧板上用刀宰殺的無力與恐懼感,回想起來還是溢滿苦澀,不經意間悲傷的淚水便潸然而下。
/ /
《冬夜客感》
紙窗吹破夜來風,
砭骨寒添漏未終。
雲掩月殢光慘白,
簾飄燭影焰搖紅。
無心難定去留計,
有淚常拋夢寐中。
煩惱自尋休自怨,
待將情事訴歸鴻。
/ /
●砭骨:①砭:古代一種治病的石針;刺。②此處“砭骨”是指刺入骨髓,極為寒冷。
●漏未終:①漏:這裏應指古代用來計時的漏壺,通過滴水的聲響計量時間。②此處“漏未終”與前文“砭骨”之寒接續,凸顯冬夜之寒冷。
●殢:滯留、困於。此處“月殢”指冬夜慘白的月光凝滯,肅殺冷寂之感凸顯;同時與下句“簾飄燭影焰搖紅”的動態搖晃之感形成動靜呼應。
●歸鴻:①北歸的大雁。②李清照《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秦觀《江城子》:“南來飛燕北歸鴻,偶相逢,慘愁容。”可見,“歸鴻”常見於孤寂落寞之時,寓意的情緒低沉苦悶;但此處,“歸鴻”卻成為了詩人心緒的寄托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