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的古人如何防洪?(2)
為了保護壩體,老虎嶺遺址公園搭建了一座保護棚。遠遠望去,保護棚色如白玉,形如水滴。它采用空間網殼結構,有效保護壩體原有的地形地貌。
在棚內,一座大型保護罩將水壩北側的一處剖麵嚴密地防護起來。它采用加熱玻璃材料,可以有效控製內部濕度。同時,外棚頂部鋪設有防滲膜,底部辟有排水溝,壩體原始表麵則種有既能緩解雨水衝刷,又能標識遺址本體的淺根係草皮。這一係列措施旨在有效預防滲水、幹裂、表麵粉化脫落、失色、微生物等病害。
“草裹泥包”築壩增強強度
“良渚遺址位於南方潮濕多雨地帶,如何保護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是一大挑戰。”杭州良渚古城遺址世界遺產監測管理中心主任孫海波介紹,良渚古城遺址的各遺址點從考古發掘那一刻起,就同步考慮到後續的保護工作。針對老虎嶺水壩遺址的各項保護措施,都來自多年以來的實踐經驗。
在5000年前,先民如何修築老虎嶺水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考古領隊王寧遠研究員說,先民當時先在穀底鋪築青膏泥以及雜草裹起的淤泥作基礎,接著在上麵堆築青粉土,然後在北側迎水麵堆築“草裹黃土”,形成斜坡,再用黃褐散土作護坡,最後在壩頂覆蓋褐色土。
而透過保護罩,觀眾就可以在剖麵上看到這種橫豎交錯的草裹泥鋪築方式。王寧遠說,良渚先民用蘆荻茅草包裹泥土,做成“草裹泥包”,再將泥包橫豎堆砌起來。這是他們營建土台、河堤的普遍工藝,方法和後人用麻袋草袋裝土壘壩類似,可以增強壩體抗拉強度,不易崩塌。
老虎嶺等諸多水壩已經矗立了5000年而不倒,在被考古學家發現真容之前,一直被當地人視作自然山體,有的至今仍在蓄水。孫海波說,古老的水利工程反映了良渚先民在壩址選擇、地基處理、壩料選材、填築工藝、結構設計等水資源管理的工程與技術方麵的科學性,體現了我國早期城市與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能力。
文圖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