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衛公兵法》?為何李靖能成為,堪比霍去病嶽飛的戰術大師(4)
第四,李靖總結了唐軍的行軍和宿營的規章製度。
唐軍七個軍行軍規章製度:唐軍全軍跟隨右虞候軍,按照右軍、前軍、中軍、後軍、左軍、左虞候軍的順序行軍,各軍分為騎兵隊列和步兵隊列。騎兵和步兵隊列保持500米左右的間距。
向高地進軍的時候,會派出4到5騎的騎兵在四周警戒。各個軍都會派出騎兵在四周警戒。
右虞候軍作為唐軍的先頭部隊,負責偵察、道路維修、架橋、搶占渡口等作戰,左虞候軍為殿後部隊,負責收容傷員回收器材。如果背向敵軍行軍,順序會反過來,為右虞候軍在前,左虞候軍殿後。
唐軍各軍行軍的規章製度:通過狹窄道路采用統行法行軍戰術,把“統”的戰鋒隊部署在隊伍的前方,後麵為左右兩個戰隊,接著是並列2個駐隊。寬闊道路能容納5支部隊。
“統”隊伍有6隊300人,第一個隊為戰鋒隊,2和3隊為戰隊、4和5隊為駐隊、第6隊為輜重隊伍。唐軍行軍的時候會由各軍派出騎兵負責偵察警戒,各個警戒騎兵保持5裏的距離。前後騎兵巡邏點必須在相互視線的範圍內,用旗幟傳遞信息。
上圖_ 唐軍
唐軍宿營為防禦陣型,部隊宿舍為圓形,環狀防禦陣型,兼顧住宿和預防敵軍偷襲。唐軍各軍在帳篷外30米內設置警戒哨位,一旦爆發戰鬥,警戒哨位位於戰鬥既定位置不動。
距離宿營地3到5裏處還有外側的宿營警戒哨位,一旦有敵人來襲會發出警報。為了防備敵軍從宿營地後方進攻,唐軍還會在宿營地後方10裏的地方派出騎兵來回巡邏。一旦宿營地遭到攻擊,各個軍營以大鼓傳遞情報,各軍大營的主帥會親自帶兵救援。
上圖_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
通過以上的分析就能看出,李靖不僅自己總結了唐軍的陣型、戰術和行軍宿營的規則,李靖總結的各類戰術還被蘇定方等唐軍將領,包括李世民本人廣泛運用,李靖成為了初唐到盛唐時期唐軍的戰術大師。其軍事思想寫成《衛公兵法》奠定李靖軍事家的地位。李靖等諸多唐軍將領一起開創了大唐的輝煌時代。
作者:孫毅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兵戰事典·中國中古篇》 (日)來村多加史 三聯書店
[2]《隋唐英雄·隋唐帝國世界戰史》 宋毅 陝西人民出版社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