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為什麼影視劇裏的鐵匠鋪總是藏龍臥虎?(2)

2022-06-29 10:26:49國家人文曆史

中國神話中也有一些與冶煉金屬相關的神話人物,如春秋時期的幹將、莫邪夫婦。傳說,幹將、莫邪兩人為楚王鑄劍(一說吳王)。幹將“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但三月過去,寶劍仍然沒有鑄成。莫邪擔心鑄劍不成夫婦二人會被殘暴的楚王殺死,便選擇犧牲自己,縱身跳入劍爐。她的身軀與爐中原料化為一雄一雌兩把劍,即“幹將劍”與“莫邪劍”。現在,人們提起這兩把劍,也總認為這是兩把絕世寶劍。

現代複原的幹將莫邪劍。來源/紀錄片《回望勾吳》截圖

現代複原的幹將莫邪劍。來源/紀錄片《回望勾吳》截圖

雖然不同神話係統中,鐵匠們的社會地位有差別,但總體上,鐵匠們都還是有著技藝高超,創造力無限的人設。神話中的鐵匠能夠操縱火,製造具有魔力的裝備,這也使得鐵匠角色具有某種神秘力量。

鐵器時代不可或缺的職業

神話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鐵匠擁有神秘力量,與上古時期冶鐵技術落後有一定關係。

對上古時期的人們來說,冶鐵是門高深的學問。首先,煉鐵的原材料鐵礦石不易覓得。上古時掌握冶鐵技術的國家,大多煉的不是鐵礦石,而是隕鐵。隕鐵是含鐵量較高的隕星,來自大自然,這種天上降落的鐵器原料使冶鐵過程更有神秘感。其次,上古時期人們對火還不夠了解,很難控製火候。比起銅,鐵的熔點要高出很多。如何控製火候,在高溫下煉鐵,也是當時人們急需攻克的難題。

正因如此,上古時代的冶鐵技術是機密一般的存在。據考古學者研究,公元前1400年,位於西亞地區的赫梯人最早掌握了人工冶鐵技術。盡管赫梯國將冶鐵技術視為機密,但隨著人口的流動,冶鐵技術還是傳入了周邊其他國家,如亞述國。亞述人好戰,境內又有很多鐵礦。學會冶鐵技術後,亞述人將其用於軍事領域,發明了攻城錘、盾牌等武器。鐵器在軍事戰爭中地位愈加重要。後來,冶鐵技術通過歐洲、亞洲、非洲部分地方向外傳播。學界主流觀點認為,中國的冶鐵技術是西方傳播而來。總之,鐵器普及後,人類文明也在曆經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後,正式邁入鐵器時代。

隨著人們對火和金屬礦物了解的不斷深入,鐵匠神秘色彩開始減弱。不過,作為鐵器時代工具的主要生產者,鐵匠仍然憑借手藝在社會上獲得了一定地位。

尤其是在中世紀的歐洲。對戰爭頻繁的歐洲社會來說,鐵匠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行業。現在英語國家的姓氏中,史密斯(smith,鐵匠)還是最大姓氏,這一現象就與鐵器時代鐵匠從業者較多有關。

最早中世紀的工匠是奴隸,是貴族或者國王的財產。後來,鐵匠們的地位漸漸提升。中世紀的鐵匠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是莊仆鐵匠,平時生活在領主與莊園的組織中,為農民和領主提供必要生產設備,也擁有小塊土地,享有領主的優待,完成領主的工作後,可以對外出售工業品或服務;另一種是獨立鐵匠,可以帶著鐵匠爐在社會上流動,比較自由,還可以雇傭生產,甚至有學者把這部分鐵匠稱為“資本家”。城市興起後,鐵匠開始向城市聚集,成立了行會組織,擁有法律地位。

就行業本身看,鐵匠行業的門檻一點兒也不低。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鐵匠,至少得掌握基本的金屬常識和煉鐵技術。中世紀,歐洲社會用木炭煉鐵。木炭煉出的鐵可以分為生鐵、鑄鐵和熟鐵幾類。生鐵含碳量高,比較脆,需要進一步精煉;鑄鐵脆而易碎,不太適合製造工具和武器;條形鐵,即熟鐵,相對柔軟可塑,可以用於製作馬蹄鐵和輕武器。

中世紀歐洲的冶鐵技術遠不如中國。大部分歐洲鐵匠煉鐵還用著一步操作法,即在塊煉爐中從鐵礦石中精煉熟鐵。鐵匠們需要時刻觀察爐火、爐渣顏色。爐渣太黑,說明爐火溫度不夠,鐵礦石未能完全還原。為了脫碳和塑形,鐵匠們需要反複捶打生鐵。從熟鐵到最終的鐵器,往往需要經過煆燒、鍛打、淬火等多道工藝。因此,鐵匠是真·手藝人。

鐵匠工作狀態。來源/紀錄片《blacksmith》截圖

鐵匠工作狀態。來源/紀錄片《blacksmith》截圖

此外,精煉鐵和鍛造鐵工作不僅需要經驗,還需要體力。畢竟,隻有力氣大的師傅才能揮動鐵錘,完成鍛造工作。中世紀的歐洲,生活在城市的鐵匠們會選擇雇傭一批學徒,共同製造鐵器。

鐵匠鋪裏出過“龍虎”

在冶鐵過程中,不少鐵匠對冶鐵技術進行鑽研,他們的創新成果對生產力變革,乃至世界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從這個角度上看,鐵匠鋪裏確實走出過一些“龍虎”。

例如,1709年,鐵匠亞伯拉罕·達比(Abraham Darby)在煤溪穀發明了用煤在鼓風爐裏製造生鐵的方法。焦炭煉鐵技術的革新這為近代鋼鐵大量生產奠定了基礎。現在,位於伯明翰附近煤溪穀還被稱為“工業革命發祥地”,建有工業革命博物館。

差不多同一時間段,鐵匠托馬斯·紐科門(Thomas Newcomen)發明了單活塞的蒸汽發動機。紐科門蒸汽發動機以蒸汽為動力,把水從礦井裏打出來。後來,許多工程師在紐科門蒸汽發動機的基礎上繼續改良。蒸汽機的發明為工業革命提供了便利的動力。(如果對蒸汽機情況,可點擊:蒸汽機早就被發明出來,為什麼到瓦特改良後才真正普及?)

再如,由鐵匠鋪發展成的德國克虜伯公司。克虜伯公司對中國近代軍事工業產生過巨大影響。克虜伯公司起初隻是個小小的鐵匠鋪。不斷積累資本後,鐵匠鋪逐漸成長為大型鋼鐵公司,後來又開始製造槍炮。克虜伯公司後來煉製出了罐鋼,與普通的鋼相比,罐鋼更有韌性,含碳量也更低,是製造火炮的絕佳材料。著名的克虜伯大炮就是使用罐鋼製造的後膛鋼炮,性能極好。色當戰役中,德國使用克虜伯公司生產的大炮大勝法國軍隊,一戰奠定德意誌統一的基礎,克虜伯大炮從此也名揚四海。

李鴻章也是“克虜伯大炮迷”。1866年,李鴻章曾到克虜伯公司實地參觀。回國後,李鴻章向克虜伯買下328門各種口徑的大炮,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關等炮台。1877年,李鴻章麾下的淮軍已經裝備了19個炮營,有114尊克虜伯大炮。李鴻章還派學員到克虜伯炮廠學習炮術和構築炮台的工程技術。晚清,中國的海岸線上從南到北布防的大炮多是克虜伯大炮。誰能想到,小小的鐵匠鋪居然能夠轉變為槍炮工廠,甚至還生產了影響國家命運的武器裝備。

克虜伯大炮。來源/紀錄片《檔案》截圖

克虜伯大炮。來源/紀錄片《檔案》截圖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