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易俗社——拓展秦腔藝術傳播途徑(4)
2024-02-29 09:57:14人民日報
易俗社成為不少戲迷的一份牽掛。79歲的陳新友家住西安,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坐一個小時公交車,趕到鍾樓旁的易俗社文化街區聽秦腔、看大戲。“天氣暖和的時候,露天戲台圍著上千名觀眾。”陳新友每次都趕得早,帶著小馬紮,坐在前排看得更清楚。從2023年春季開始,易俗社在這裏“常駐”,惠民表演風雨無阻。
“戲台彩燈高空掛,秦腔舞台送文化……”看到高興處,陳新友拿起筆,現場寫起打油詩。一折戲唱完,詩也寫好了。“送給剛才登台的演員,表達我們戲迷的感謝。”陳新友說。
露天戲台上,來自民間的秦腔愛好者也登台一展風采。兩年多來,易俗社文化街區共培育40多個本地秦腔自樂班,觀眾也成了演員,帶來300餘場演出。台上開嗓,台下喝彩,人們“共享”戲台,唱出對秦腔的愛。
“守藝人”不守舊,從戲曲傳統中,尋找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創新表達
燈光漸暗,音樂漸起。易俗社百年博物館的庭院,座無虛席。循聲望去,一群身著橘粉色長裙的女子翩然而至,水袖舞得輕盈。觀眾舉起手機,拍照留念……沉浸式秦腔夜遊主題演出“易俗社·梨園夜”,正精彩上演。
2023年8月,西安易俗社推出了“易俗社·梨園夜”。這個秦腔夜遊文旅體驗項目,力求探索“戲曲+旅遊”新模式,開辟“戲曲+”新路徑。
易俗社95後演員張倩在劇中飾演“海棠花”一角。易俗社百年博物館的前庭處,恰好有株海棠樹。“隻留芬芳在人間,不求碩果於自身”,多年來,海棠花的品格激勵著易俗社的成員們,要把藝術的美好留給觀眾。
劇中飾演李白的易俗社00後演員劉治,以紮實的基本功將人物的恣肆揮灑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剛到易俗社不久,參與的第一場對外演出,就是‘易俗社·梨園夜’。”劉治演得認真投入,贏得台下陣陣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