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入戲”很流行,作家該如何寫好非遺故事
2024-11-19 11:24:04中國青年網
近年來,非遺“入戲”成為流行。
越來越多的影視劇中出現“非遺”身影:《延禧攻略》裏的絨花、《錦心似玉》裏的蘇繡、蘇扇;《去有風的地方》裏的白族紮染、《夢華錄》裏的茶百戲……“非遺”與影視劇的結合,使得非遺以更生動的形象呈現在觀眾麵前,獲得觀眾與市場的好評。同時,非遺也為影視劇創作打開一扇嶄新的窗,帶來了新的血液和靈感。
除了植入蘊含傳統文化韻味的服化道,非遺如何與故事更充分結合,演繹出屬於人的生動故事?日前,“閱見非遺”第二屆征文大賽頒獎儀式在上海圖書館東館舉行。一群網文小說創作者,將非遺寫進故事裏,讓讀者在傳統文化中,見人、見物、見生活。
展現陝西特色民俗的網絡文學作品《潑刀行》獲大賽金獎。該作品以中華傳統武術為主要看點,以關中麥客與刀客開篇,將西安鼓樂、紅拳、秦腔、皮影、社火等近百項非遺元素融入小說創作,通過全新的視角展現了非遺與網絡文學創作以及推動地方特色文化發展之間的關聯。
《潑刀行》作者張老西為了創作這部小說,曾去滄州采風,偶然進入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這個展覽館,是以大運河為線路,展示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令我目眩神迷,才知道老祖宗留下了這麼多寶貴資產。”
至此,他為《潑刀行》這部作品定下了基調:以旅行冒險為線,以各地民俗文化為依托,展現純正的中式奇幻。
查資料時,張老西將兩個非遺項目定為“錨點”。
一是紅拳。寫仙俠小說離不開“俠”文化,張老西將起源並流傳於陝西的傳統武術拳種紅拳作為俠客精神的重要載體;二是鼓。鼓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民俗活動中。張老西查詢陝西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時,“鼓”的種類之豐富、背後蘊含的曆史典故之精彩,讓他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