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賞非遺保護“萬千氣象”
“百鳥朝鳳”主題風箏組。 |
原貌呈現的徽州古戲樓。 |
南京雲錦織錦木機。 |
在位於北京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今年6月開展的“氣象萬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在暑期吸引了眾多遊客和觀眾。展覽展出的600多件(套)展品涵蓋非遺的十大門類,涉及100餘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展覽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實景、多媒體互動等多種呈現形式,為觀眾講述中國非遺的深厚內涵和中國非遺保護實踐的累累碩果。該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6月。
非遺保護文脈綿長
“看,那就是咱們老家有名的濰坊風箏,這可是國家級非遺。”展廳裏,一位來自山東的父親指著“百鳥朝鳳”主題風箏組和以二十四節氣構成龍身的“蜈蚣龍”風箏對孩子說。“看到家鄉的非遺能夠被國家級展館認可、被更多人認識,我感到特別自豪和光榮。”他告訴記者。
“氣象萬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共搭設了6大場景、2條非遺街區、8個體驗互動區和15個多媒體展項,還邀請了多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帶徒現場展演,用真實可感的方式生動呈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成果。
展廳裏,原貌呈現的徽州地區古戲樓頗具韻味,京劇、黃梅戲、昆曲等16個戲曲非遺項目的經典選段,通過名家現場展演和紗幕投影的形式,在戲台上輪番演繹,為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在傳統美術和傳統技藝單元,展出刺繡、年畫、石雕、木雕、營造技藝等60個項目,重點展示非遺項目的製作技藝,係統呈現從材料到成品的製作過程;在傳統製茶技藝單元,通過展示茶葉的種植場景、製作技藝、文化空間,以茶敘事、以茶述理、以茶論道;在民間文學和民俗單元,重點展出三大史詩、端午節等14個項目,表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連結民族情感、維係國家統一方麵發揮的重要作用……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在悠久的文明進程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曆史根脈,就書寫在典籍文脈的字符間,編織在織錦絲綢的經緯裏,傳唱在戲曲歌謠的旋律中。觀眾徜徉在一項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品味著其承載的中華文脈。
活態傳承煥發新生
燦若雲霞“通經斷緯”的南京雲錦織造技藝、工序複雜色彩豐富的蘇州宋錦織造技藝、曆史悠久頗具民族風情的黎族傳統紡染織造技藝……在展現傳統技藝的織造單元,各具特色的非遺項目令人目不暇接,而活化利用這些非遺技藝的服裝設計更是讓不少觀眾嘖嘖讚歎。
“這些香雲紗(香雲紗染整技藝)太美麗了,它們的顏色都是天然的。”在展覽現場,來自美國的觀眾蘇珊娜對記者說,“用它做成的這些裙子令人驚歎,這是屬於中國的美。”
古老的非遺不僅存在於展櫃裏,更活在當下生活中。
展廳裏,傳統的南京織錦木機旁邊立著一組組服裝模型,展示著融合古老非遺織造技術的禮服和時裝設計;風格獨特兼具中原文化、閩越文化和隨海上絲綢之路傳入舶來文化的惠安石雕,不僅在傳統碑石、雕塑、建築等中有所應用,其傳承人也在不斷探索將之融入現代雕刻藝術;景德鎮傳統青花瓷製作技藝聞名海內外,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古老手藝更為鄉村全麵振興貢獻著力量……
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在中華文明不斷發展前行的曆程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從未改變。中國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同樣如此。傳承與發展並重,守正與創新同行,中國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在守護好根本的同時,也不斷與時俱進,讓古老的非遺為今人生活注入更多文化底蘊。
“活”在當下的非遺,與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非遺項目的展示,正是將無形的、長期的文化傳統和認識方式,以可理解、可感受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麵前。
美美與共譜寫華章
展廳裏,一艘精美的木質船模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這是流傳於中國閩南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的禳災祈安儀式——送王船的用具。這些地區有著崇祀“代天巡狩王爺”(簡稱“王爺”)的民間信俗,人們相信“王爺”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間各地巡查,拯疾扶危,禦災捍患。
這一遺產項目體現了人與海洋之間的可持續聯係,被兩國的相關社區視為共同遺產,長期以來發揮著鞏固社區聯係、增強社會凝聚力的作用,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間對話,體現了順應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創造力。
中國在非遺保護實踐中,同樣注重國際合作。中國與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係的儀式和相關實踐”均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時,中國參與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談判及其實施細則的製定過程,3次當選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委員國,積極參與國際非遺保護實踐。
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年來,中國作為締約國,認真履行義務,在積極開展的非遺保護實踐工作中,開辟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之路,更為世界非遺保護貢獻了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的項目共計43項,位居世界第一。其中,35項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項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入選優秀保護實踐名冊。
中國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係,這一製度是中國在20年來非遺保護工作中不斷摸索創新的成果。
如今,中國的非遺保護工作成果豐碩——非遺保護法律法規製度更加健全,傳承工作持續深化,非遺保護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截至2023年底,國務院公布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共1557項,文化和旅遊部認定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共3068名,設立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氣象萬千”同時也包含著“瞬息萬變”的內涵。展覽不僅呈現著中國非遺的博大精深,也捕捉和呈現著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進行時態”,展現著中國在非遺保護實踐中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種種成果。在這方展廳裏、在這片土地上,古老非遺正延續著充滿生機的活態傳承。
(本文配圖均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