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裏的蛇年文物
2025-02-10 10:11:39中國文化報
在中華文化裏,蛇是靈性和生命力的象征,寓意福瑞。因此,蛇的形象在文物中也很常見。乙巳蛇年,我們選取了一些較有代表性的與蛇有關的文物,介紹其精湛的工藝及其背後的文化內涵,感受古人對靈性和力量的崇敬。
參與采寫:瞿祥濤、李佳霖、郭凱倩、武夫強、譚誌紅、孔令暉
彩繪木雕蟠蛇漆卮
彩繪木雕蟠蛇漆卮年代為戰國,荊州博物館珍藏,在湖北江陵雨台山471號楚墓出土。卮是一種盛酒器。該器物呈圓筒狀,雕刻了8條相互纏繞的蛇,體現出楚人對生命自由的向往或對自由生命本身的崇拜,其雕刻和裝飾技藝令人歎為觀止。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蛇紋圓角梯形金箔
該文物為商周時期,金質,整體呈圓角梯形,中部鏨刻兩圈螺旋紋,蛇頭部在中央,蛇尾在外側,微凸。此金箔可能作為裝飾用,有重要的曆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研究商周時期成都地區古蜀先民金器加工工藝和青銅文明的重要實物資料。
四川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
“勞邑執刲”蛇鈕琥珀印
“勞邑執刲”蛇鈕琥珀印是西漢時期文物,1975年於合浦縣堂排4號墓出土,蛇形鈕。“勞邑”即為“駱邑”(駱越),漢代廣西合浦郡常有“勞水”“勞山”等河流地名。“執刲”是官名,原為先秦楚國的小邑封君爵名,春秋至秦漢之際沿用。該印章應當是南越國封賜給境內駱越部族首領的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