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漢字承載的中華文化基因(3)
春秋戰國時期,漢字朝著簡易化、大眾化方向發展,除金文外,還出現了簡帛文、貨幣文、璽印文等,不同地區的文字帶有鮮明的地域特點。
河北省平山縣出土的中山王圓壺是著名的“中山三器”之一。中山國是戰國時期位於燕趙之間的一個小國,在列國的縱橫捭闔中曾扮演重要角色。此壺腹與圈足皆有銘文,腹部銘文59行、182字,除歌頌先王的賢明外,還大加讚揚相邦馬賙的功勞。銘文字體修長,結構勻稱,筆劃剛勁洗練,是晉係文字的代表。
文以載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下令以秦小篆為全國統一書體。“書同文字”政策的實行,保障了秦法在廣闊疆域內的施行,奠定了國家統一的基礎。
展櫃裏這尊春秋時期的秦公鍾,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楊家溝太公廟村。鍾體呈合瓦狀,甬上飾4條小龍,龍體相互纏繞,舞部飾變形夔龍紋,鼓部飾兩對鳳鳥。鍾上銘文共86字,主要記載了秦襄公被周王賞宅、授國以及文公、靜公、憲公治國興邦的業績,銘文書體為春秋初期秦篆的典範。專家研究發現,秦公鍾銘文為刻銘,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刻銘銅器。
鑄造於公元前221年的秦詔版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重要物證。詔版正麵以秦篆陰刻40字,記敘了秦始皇統一天下,下詔要求全國推行統一度量衡製度。這枚詔版為研究秦代政治、經濟、文化及秦篆提供了珍貴史料。
漢代大一統政體下,產生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有確切記載的盛世。書寫更加便捷的隸書代替小篆成為官方字體。“漢字”之名,由此定格。中原先進文化以漢字為載體傳播至邊塞地區,為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揮了重要作用。
東漢熹平四年(175年),漢靈帝詔令蔡邕等人訂正儒家經典,刻立石碑,立於洛陽太學堂前,史稱“熹平石經”或“太學石經”。石經用隸書一體寫成,分為46塊,刊刻《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論語》《公羊傳》7部儒家經典共計20餘萬字,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石刻經本。展廳裏展示了河南省洛陽市偃師漢魏太學遺址出土的熹平石經殘塊,石塊上斑駁的字跡映照出賡續不斷的文脈。